“小伉,你是不是憋了一肚子的問題想要問我?”在幫主夫人帶著阿秀出門口,龍行天對重新坐到沙發上的李伉笑著說。
“伯父,我確實有一些問題想要問您,還請您賜教。”李伉點頭道。
“有問題就問,咱們馬上都是一家人了,你娶了我的乾女兒,又要和俊兒結義,忠義幫將來也有你的一份,有些事情也該讓你知道了。”龍行天道。
“伯父,我和杜伯伯來到這裡的時候,看到到忠義幫的軍事力量遠非兄弟盟和龍興門可比,甚至不比劉老妖弱,可為什麼忠義幫在雙龍島任由劉老妖聯合龍興門和兄弟盟欺負,甚至弄得岌岌可危,這是小侄我最大的疑問,不知伯父能不能為小侄我解惑?”李伉斟酌了一下語句問道。
“呵呵,就知道你小子要問這個問題,不過這個問題說來就話長了,小伉,你從華夏大陸過來,不知道你認不認識頭頂上的這幾個字?”龍行天指著掛在他身後牆上的天下為公問李伉。
“這應該是伯父您臨摹華夏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書法吧?”李伉問道。
“小子還算有見識,不錯,這是我臨摹孫先生的書法,要想解釋你剛才的問題,恐怕還得從雙龍島的來歷說起……”龍行天停了下來,陷入了沉思狀態。
第067章 血與火的年代
龍行天抬頭看了看牆上的“天下為公”,他從桌上拿起了一個雪茄煙盒,從中抽出一支,拿起火柴盒從裡面抽出了一根火柴。
刺啦一聲,火柴頭和火柴盒上的紅磷發生摩擦後,一朵橘紅色火焰升騰而起。龍行天用手裡的火柴點燃了手裡的雪茄,卻沒有把手裡的火柴扔掉。雪茄白色的煙霧和火柴上的橘紅火焰交相輝映,把他的思緒帶入了那個充滿硝煙和戰火的血與火的年代。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日本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古今中外,無論那場戰爭除了將士們在戰場上的正面對抗外,還是一場國家資源的戰爭。長達八年的抗戰所需的巨量戰爭物資使本就千瘡百孔的華夏國民經濟難以維持,因此國民黨華夏抗日物資大多就依賴國際支援,支撐華夏抗日戰場的全部戰備物資以及大後方經濟供應的運輸大通道——滇緬公路,給中華民族抗戰最終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了修建這條物資保障大通道,滇緬公路沿線約20萬各族勞工被徵集到公路上。由於嚴重缺乏施工機械,他們只能用自己的雙手來修築一條世界最崎嶇的長達上千公里的公路。各族勞工中的絕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孩子,因為雲南的青壯年大都已開赴中原參加抗戰。
1938年到1941年三年之間,勤勞堅韌的華夏人民征服了滇緬邊境惡劣的自然環境,征服了各種肆虐的疾病,在付出了十幾萬人的代價後,這條物資保障大通道才得以建成,在抗戰中期,日軍連續切斷了滇越鐵路和香港的補給線以及蘇聯援華運輸中斷後,滇緬公路成了華夏國內對外聯絡的唯一的通道。
1941年,日軍佔領越南,滇越鐵路被切斷,同月,隨著蘇德戰爭爆發,蘇聯象徵性的援華運輸遂告中斷,12月,香港陷落,香港通往內地的物質補給被切斷,是月,侵泰日軍前出泰緬邊境,對緬甸虎視眈眈……
“七七”事變以來,華夏抗戰後方所需各種戰略和各種民用物資:汽油、煤油、柴油、橡膠、汽車配件的百分之百,藥品、鋼材、棉紗、白糖、紙張的百分之九十,都須從西方進口。如果日軍切斷滇緬公路,斷絕華夏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聯絡,華夏國內的各種戰略物資儲存最多維持三個月,必將告罄。
1942年到1944年之間,為了保護滇緬公路這一國內戰爭物資運送的動脈暢通,華夏國民政府先後派出了30萬裝備精良的部隊出兵緬甸與日軍作戰,在付出了近10萬人代價後,全殲了緬甸日軍,為華夏國內正面戰場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
緬戰之初,以中央嫡系三個軍為主力,以國內最精銳之第二百師為先匯入緬作戰。
1942年3月19日晨,日軍一個快速大隊分乘二十輛繳獲的汽車和摩托車,大搖大擺尾追到緬甸皮尤河南岸,日本人根本不把英緬軍的殘兵敗將放在眼裡,他們連通常的火力偵察都省略了,就一路打著槍肆無忌憚直奔皮尤河大橋。伏在北岸的第二百師先遣營副營長曹行憲少校從望遠鏡裡看得清楚,他把敵人車隊放進伏擊圈,然後猛一揮手,隨著一聲巨響,事先安放的幾百公斤炸藥將皮尤河大橋掀上天,橋上的汽車和人群好像下餃子一樣紛紛跌下河去,埋伏在河堤上的華夏軍隊把暴風驟雨般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