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5部分

看面相就能辨別出三分。臣雖愚鈍,但是對於看面相一事還是有幾分的準頭的。”此家鄉自然非彼家鄉。

長公主聽了林致遠前半段,險些沒氣死。

誰是騾子,誰是馬?

好你和林致遠,誠心和她過不去是不是?

長公主憤憤的在心裡罵道:她看沈修傑那臭小子就是個騾子,林家這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和沈修傑就是一丘之貉。

長公主越想越氣,和東平侯府憋憋屈屈的解除了婚約,表面看起來是長公主府佔了上風,但實際上這種事兒多半是女孩子吃虧。

慧怡是長公主的心頭肉,有的時候比兒子還得寵,長公主為了女兒的婚事,是一家一家的參照,京城裡排的上名次的世家子弟都被長公主撥稜三圈了。上到祖宗八代,下到各自修為,沒一個叫長公主滿意的。

皇上是自己的親弟,他不出面誰出面。

況且……長公主還有層擔心,皇帝的身子到底如何,這腿能不能痊癒,誰也說不準。

若真的就癱了,總不能叫三皇子一輩子沒名沒分的在金鑾殿上代為理政,最壞的情況就是皇帝禪位,到那個時候,太上皇給外甥女指婚,和皇上給表妹指婚……這裡面的差距可就大了。

長公主看中的就是剛剛進京的雍王。

身份雖低了點兒,但是東源霍家在北邊紮根了幾代人,早就形成了威信,雖然皇帝將雍王召進京,但是他的親信們都在,五萬大軍,其軍心不是說變就變的,況且,雍王是家中老二,長子乃是老王爺未成婚之前的女婢所生,老王妃三年前就歿了,慧怡嫁過去上頭沒有婆婆約束,日子定然比自己年輕的時候要好過。

長公主越想越覺得霍家的雍王是良配,只可是……

也不知道皇帝是被灌了什麼迷魂藥兒,非說自己的慧怡和林家這小子是天生的一對。

呸,林致遠哪裡就配得上慧怡了?

長公主可不願意叫女兒嫁給一個能將岳母氣半死的小子。

長公主語氣不善的說道:“哦?林大人還有這等本事本宮看,當初林大人就不該考取功名,早該直接送上帖子力薦自己進欽天監,那裡可比翰林院好打諢的多。”

林致遠沒心沒肺的笑道:“殿下不知,臣少年時還真的對梅花易數、文王聖卦有幾分的鑽研,也向往過隱處山林,冬不爐,夏不扇,蓋心在於易,忘乎其為寒暑的境界,要不是家中老僕皆勸,恐怕臣就早就打著行李捲找處深山茅舍隱居一生了。”

皇帝哈哈大笑:“你這小子幸好你們家還有明白事理的,若真叫你進了山當了道士,朕豈不是少了個肱骨棟樑。”

長公主嘀嘀咕咕,什麼肱骨棟樑,滿朝文武裡敢這樣說的滿打滿算不出五個,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學究,也就是皇上看他順眼,沒事兒就提點著。

解女官站在一旁,臉上帶著笑意,打皇上病重以來,多虧有個林大人陪著講些話兒,養心殿裡還能有個歡笑聲。

解女官瞄著臉色不悅的長公主,心裡卻偷笑,這個小林大人,還真是的,要是能順著點長公主,皇帝不早就撮合他和慧怡郡主的婚事了?還用等到雍王出場。

“回稟萬歲,”門外的小黃門輕步移進來,躬身道:“雍王與忠傑侯在殿外靜候。”

皇帝帶著幾分的揶揄的看向林致遠,話卻是衝著小黃門說的:“宣兩位愛卿覲見。”

第366章 雍王千歲殿前見駕

雍王今年才二十出頭,與白面書生不同,常年的關外生活,使得他的目光更顯犀利,以雍王這個年紀……在天朝來說也算是屈指可數權貴人物,更何況是在偏僻的東源。

霍家是開國異姓王之一,原來也沒怎麼顯山露水,當年,太祖皇帝將那位一起浴血沙場的老兄弟分配到東源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四王八公里的勳貴們沒也有說風涼話的。

不過第一任雍王老千歲二話沒說,拉上行李,帶著家眷就出了皇城根。

也不知道太祖皇帝是心中有愧,還是聽了哪位相爺尚書的勸說,竟然大筆一揮,將雍王一脈的爵位弄了個世襲罔替,甚至趕超了京城中的北靜郡王、南安郡王等世家。

因禍得福,說的怕就是霍家。

幾代人過去,雍王在東源的實力根深蒂固,五萬精兵好比一把利劍,直直駐紮在天朝大東邊,斬斷了一切企圖染指中原的蠻邦。

反觀四王八公,亦或是京城裡其他勳貴,起起伏伏,有的家族早早消失在了新崛起的力量中,又有的文臣武將,因捲進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