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天已經走到了祭祀臺前,蹲下去,手電筒也照了進去,這祭祀臺下面是空洞的,駱天敲了敲,這聲音不像是岩石的聲音:“爸,你來看。”
歐陽天俯身下去,在四下摸索一番,發現那祭臺下面一整塊都是鬆動的,叫上駱天兩人一起一用力,那塊石板就被扳了起來,下面一條通道就在眼前出現了,駱天有些遲疑:“爸,我們要下去看看嗎?”
“來都來了,走吧。”歐陽天率先鑽了進去,一進去,就覺得一陣陣寒風朝上湧,吹在臉上,涼得很,那通道狹窄得很,僅供一人下去,但下去之後就眼前一亮,下面是一個諾大的空間,駱天的電筒一照過去,看到牆上還有火盆,去試了一下,火盆還能點燃,這裡馬上就變得亮堂了起來。
這地下有一幅棺槨,也就是套在棺外的大棺,古代表示死者身份和等級的棺葬制。棺即盛放死者的木製葬具;槨,套在棺外的外棺。木棺出現於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至龍山文化已出現木槨,用於氏族中之頭領。殷墟商王陵墓室中,多用大木條疊壓成方形或亞字形的槨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
至周代,棺槨制度化,規定:天子棺槨四重,親身的棺稱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稱地也,以椴木製成;第三重稱屬,第四重稱大棺。帝后之外槨兩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槨又稱梓宮。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別為三重、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又,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厚六寸,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無槨。後世帝王、貴族、士大夫,基本沿用此制,然時也有逾制者。《禮記·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也棺一;梓棺二。”
《通典·禮四五》裡曾經提到過:“周制,君裡棺用朱綠,用雜金錯;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