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部分

96年完成,將400餘萬言佛經鐫刻於7137件石牌或石碑一事最具規模。在此之前,自公元175年至183年,儒家七經二十餘萬言已被刻於46面石碑之正反兩面,以此為東漢學子學人和學官建立並儲存了斯等著述之標準模板。嗣後六朝亦各有鐫刻儒家經典之舉,而以18世紀末之清朝總其大成。殿堂廟宇所在處之峭壁巖面,亦悉被用來鐫刻巨型宗教語句。

關於拓印術的起源,歷史上沒有記載,迄今為止說法不一,難以定論。大多數人認為,拓印術始於東漢熹平年間。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即拓印術的出現肯定是在紙張發明之後才出現的,並且拓印方法起源甚古,且比雕版印刷早出現,在隋代文字的拓印技術已經很發達,這也說明了在這之前,拓印術就出現了。到了唐代,拓印術就與更發達了,不僅有民間進行拓印的作坊,而且政府的也專門成立了拓印的機構。

駱天將這拓本放在燈光下照了一照,笑道:“果然是宋代的拓本。”

陳平凡有意看看駱天的能耐,追問道:“為何?”

駱天說道:“各個朝代的拓本,其特徵都不盡相同,就拿明代來說吧,大多仿宋法,捶拓碑刻一般採用質地堅厚的紙,拓墨濃重。拓帖,一般用或黃或白色的紙,拓墨淺淡或濃。除此之外,明代在拓墨方面,尚有搗煤和膠拓。俗稱煤拓。這種煤拓法大多用於捶拓較大的碑刻,尤其適用於摩崖。”

陳平凡連連點頭:“沒有錯,那清代的呢?”

“清初時期的拓本,沿襲明代拓法,幾乎與明末拓相似。”駱天說道:“清朝以乾隆拓本為最精,其原因之一,因明朝遺留下一些好墨,乾隆時期,除了用極好的墨作原料外,又揉入明朝的墨。由於舊墨新筆,寫出的字既光亮又烏黑。由於乾隆時期的墨超過元、明又極講究拓法,故乾隆拓本十分精美。尤其是乾隆時期的墨,用作烏金拓,那是最為寶貴的。如《三希堂法帖》的初拓本,都是一些漆黑髮亮的佳拓本。用這批初拓的最佳拓本,賞賜給一些大臣,也許有幾十部或一二百部。捶拓時使用乾隆最好的墨,石面光滑,採取烏金拓,其拓本可謂光耀照人眼目。”

陳平凡服氣了,這才扯回到自己的拓片上:“那麼我這一幅,為什麼駱先生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它是宋代的呢?”

“宋拓所用的好紙,在拓時是捶的而不是上下來回拓,燈光下反光時,可見字型筆畫邊緣呈立體感;這種拓可保持字的原狀,不使字形走失。摩崖或較大的碑碣就不能捶而是拓。宋拓在拓工上還有一道工序:即在拓本上刷上川蠟,由此可見白色痕跡。”駱天說道:“剛才我對著燈光看,就是想看看字型筆畫邊緣到底有沒有立體感。”

“我願再聽賜教。”陳平凡的樣子立刻恭敬起來:“怪不得你能讓《大玩家》連番採訪了,果然不同凡響。”

第617章 藝伎

“哪裡,哪裡,其實比我強的人大有我在,比如黃立德老師,那可是我的大前輩了。”駱天繼續說道:“精美的宋拓本,可謂是價格連城。就是那宋代的黃庭堅說曾經說過:‘孔廟虞碑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現在全國遺存下來的宋拓本為數不多,但總數要超過唐拓本,這些傳世的宋拓本中,一般來說帖多碑少,碑中以漢、唐碑居多,尤其是唐碑更多,陳先生這一幅拓本,就是拓印的唐碑。”

“那宋拓本的作偽?”

“將一些新拓本,用好紙好墨拓出,用蒸薰法也就是煙薰加工作舊。具體的作法,就是在紙上刷上黃褐色,再經蒸後,放在潮溼之處,使其發黴,成黴霜,再經通風,使潮氣吸乾。透過以上幾道手術,就加工成宋拓的模樣。再經裝裱,加上外套,用宋或明錦加以裝潢,這就可充當宋拓,至於如何識別,就是我剛才所講的方法了。”

陳平凡連連點頭:“太好了,太好了,今天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我這宋拓片就拜託了。”

倫特先生雖然不懂中文,可是看兩人的樣子,估計著這拓片也是不一般的東西了,也笑逐顏開了,這一番折騰下來,總算是把這事情給解決了,陳平凡感謝駱天這麼客觀評價他的拓片,倫特先生也謝他解決了這件事情,讓公司又多了一件不一般的拍品,駱天對於這些應酬的話卻有些疲累了,這麼些天來,他太想輕鬆一下了。

送走了陳平凡,駱天本以為可以輕鬆一下了,沒有想到的是,司忍又找上門來了,他在前臺給自己留了話,要邀請自己去看藝伎表演,駱天一個頭變做兩個大,他實在是不想再應酬了,可是,這不去,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