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安陽的路上,專程過來接自己回府的馬車,居然拔了縫兒。
自己真是無言,只好又在心裡默默的扣掉十分。
偏生那天十分不巧,不光馬車拔了縫兒,好不容易趕到安陽城後,又被告知臨時有事提前關了城門。
無奈之下,只得退到附近的小鎮上借宿一晚。
屋漏偏逢連夜雨,小鎮上唯一的客棧被葉家的人包圓了。
要不是後來葉家勻出兩間房來,當晚就得餐風露宿,…………就是在那時候,和葉家的人結下了緣分。
沒隔多久,葉宜的父親因故去世了,自己想著她們幫過忙,就去弔祭過一次。
算起來,總共不過見了兩面而已。
“葉大小姐,快請進。”李媽媽出去親自相迎,高興道:“難得有人過來陪我們小姐說說話,多坐會兒再走吧。”
顧蓮聽了哭笑不得,嗔道:“媽媽……,宜姐兒是來給母親祈福的。”
“是是是。”李媽媽忙道:“我去泡茶。”
葉宜還在孝中,穿了一身素衣,連首飾都一律換成了銀飾,她的眉目十分清秀,氣韻纖麗,這身打扮更是顯得單薄不已。
大約是因為陡然間失去了父親,雖然才得十一、二歲,但是神色,已經多了幾分淡淡的成熟,款款進了門,“顧九姨好。”
顧蓮與葉大奶奶平輩相稱,她便矮了一輩。
李媽媽奉上熱茶來,“你們慢慢說話。”
“媽媽別急著走。”葉宜叫住她,問道:“上次九姨問起她的乳兄,想來就是媽媽的兒子吧?”
李媽媽點了點頭,“是我的繼子。”
聽到黃大石,蟬丫趕忙圍了過來。
葉宜看了看她們,接著道:“我問了二叔,說是當時黃大石就留在了河南,別的不太清楚,這件我讓丫頭跟九姨說過。”
顧蓮點頭,“勞你費心。”
“不妨事。”葉宜微微一笑,“後來,二叔特意又讓人去了河南一趟。”
顧蓮微怔,…………葉東海又讓人去了河南打聽訊息?
葉宜輕聲細語的,“去的人回來說,黃大石已經拜在徐千戶名下,因為當地有事絆住,估摸要遲幾個月才會回來。”放下茶,“本來我想著給母親點了祈福燈,就親自去一趟顧家的,沒想到在這兒遇上了。”
顧蓮趕忙道謝,“這件事真是麻煩你了,宜姐兒。”想了想,“記得替我向你二叔道個謝,給他添了許多麻煩。”
葉宜抿嘴微笑,意味深長,“不麻煩。”然後轉移了話題,“我聽惠安師太說,九姨要在這兒住上一段日子?”
顧蓮回道:“我姐姐病了,替她頌九九八十一天的心經祈福。”
…………這個蹩腳的理由,也不知道人家相不相信。
幸虧葉宜不是咋咋呼呼的小姑娘,道了一聲,“原來如此。”然後就沒多問,寒暄了幾句之後,起身告辭而去。
******
“祈福九九八十一天?”
說話的人,是一個十六、七歲的錦袍少年。
“是啊。”葉宜嘆息道:“我聽著也覺得頗為奇怪,但是不便多問,不知道顧家出了什麼事,把個千金小姐扔在寺廟裡頭。”
那少年聽了眉頭微皺,沒有說話。
“二叔。”葉宜又道:“你還記不記得上次客棧的事?當時我就跟娘說,那顧家九小姐別是庶出的吧?不然怎麼丫頭婆子都不恭敬,她反倒十分的客氣。後來聽說她是四房嫡出的小姐,我還好一陣不解呢。”
葉東海微微恍惚,眼裡浮起一抹回憶之色。
在客棧的時候,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自己記住了一管瀝瀝如水的聲音。
後來大哥亡故,顧家的人專門過來弔祭,她和五妹走在一起,去看望病重臥床的大嫂,…………正因為那難以忘記的清澈聲音,讓自己認出了她。
今天在棲霞寺第三次遇見她,……這麼巧,算不算是緣分呢?
只是這緣分有點高攀不起,她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自己只是一介商戶之子,不由自嘲的勾了勾嘴角。
“二叔……?”
葉東海收回心思,應了一聲,“嗯?”
“二叔你放心,凡是該說的我都說了。”葉宜與堂叔一向親近,因為年紀相仿,自幼當做親哥哥一般對待,促狹道:“顧九小姐聽了,還讓我替她給你道謝呢。”
葉東海抬眸,看著面前人小鬼大早慧的侄女,不想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