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
弓弩手與連射弩車都沒有箭矢可以繼續攻擊了,同時弓弩手的臂力也差不多到了極限,再也拉不動弓弦,而這個時候剩下的不到萬人的匈奴大軍已經紅了眼衝出了夾縫。
兩千弓王家軍弓弩手扔掉手中的弓箭,抽出背上的刀劍,然後迎面衝向了匈奴大軍,連射弩車的弓箭手也是放棄了弩車,播出車上的武器,也是一頭衝進了匈奴人大軍中。
這個時候,之前就意識到不對勁的匈奴人大軍作為援軍已經來到了谷底。
我看著匈奴人的援軍,高舉手中的青銅劍,大聲吼道:“第一梯隊重騎,正面衝鋒。”
“四千輕騎軍,從敵軍兩翼包抄,重步兵緊隨重騎。”
隨著我的命令傳達下去,無數馬蹄揚起一片片煙塵衝向了茫茫匈奴人大軍,而這個時候,匈奴大軍才發現除了蒙恬龜縮谷地的大軍之外,居然還有如此精銳的一隻援軍。
匈奴騎兵立馬展開了迎戰準備,而首先與匈奴奇兵接觸的是王家軍重騎,重騎好似一柄厚重鋒利的長矛,直接衝進了敵軍的心臟地帶,並且將敵人的防禦絞碎。
足足四百騎重騎的第一梯隊,直接將敵軍的防禦貫穿,與此同時,第二梯隊的重騎發起了衝鋒。
而貫穿了敵軍的第一梯隊重騎立刻整隊,還存活下來的三百一十一名將士再一次從後方對匈奴大軍發起了衝鋒,第一梯隊與第二梯隊從兩頭貫穿敵軍防禦,與此同時,左右兩翼足足四千騎輕騎兵第一次與匈奴大軍接觸。
四千騎輕騎兵面對被重騎並打散防禦的匈奴大軍,展開了屠殺,然而,因為雙方數量上的懸殊是在太大,因為重騎衝鋒帶來的優勢,很快就被匈奴大軍在數量上的優勢所抵消。
而就在王家軍與匈奴大軍交鋒的同時,蒙恬大軍已經從谷地的左翼繞過了匈奴大軍,圍向了被弓弩手和連射弩車重創的三萬匈奴軍隊。
蒙恬大軍將配合兩千王家軍弓弩手殲滅匈奴大軍之後,再回過頭來包抄剩下的匈奴大軍。
只是匈奴大軍足足有九萬,就算扣除中計的三萬匈奴軍隊,也還有六萬,而六萬養精蓄銳的匈奴大軍,對於王家軍與蒙恬大軍加起來不到三萬將士的我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至於逃跑,要想在北方,從在馬背上長大的匈奴人手中逃命,豈是那麼簡單的?
不過匈奴人兵種單一,這一點卻是讓我們看到一絲希望。
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次衝破防禦
我不知道之前的二十萬匈奴大軍到底是由什麼兵種組成,但是如今的九萬匈奴大軍中,超過一半是輕騎,然後剩下的大部分則是步兵,而步兵中也是以輕步兵居多,至於重步兵,則是幾乎沒有,再加上匈奴大軍中幾乎沒有弓箭手,這就導致在遠端戰鬥上匈奴大軍佔據這絕對的劣勢。
可是話說話來,匈奴大軍唯一的優勢,也幾乎是決定性的優勢便是人數。
或許還有一個優勢便是地形,畢竟我們如今身在北方,而這裡是匈奴大軍的主戰場。
第一梯隊與第二梯隊來回在匈奴大軍中穿梭,一次又一次地鑿穿敵軍的防線,可是隨著戰爭的繼續,王家軍的重騎兵無論是將士的體力還是戰馬的體力都在以一個幾塊的速度降低,而重騎並則是開始出現了大範圍的傷亡。
只要重騎兵被匈奴大軍纏繞困住,最後的結果將會被一步步蠶食。
無論是輕騎兵亦或者輕步兵,這兩種兵種在面對重騎兵的衝鋒的時候,防線猶如豆腐一般脆弱,就算是大秦固有兵種重步兵與盾牌手在面對成規模重騎兵衝鋒的時候也是極為棘手的。
當重騎兵成功將對方的防禦擊散,輕騎兵則是從兩側對匈奴大軍經行攻擊。
戎裝戰甲鏗鏘的聲音響徹了這片夜晚,猩紅的血水不斷流淌下來侵入泥土中,王家軍這是在以小博大,冒著極大的危險,可以說,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我軍最後敗亡的結果是徹底註定了的。
整齊的步伐從重騎兵後排傳來,那是兩千裝步兵單手持盾牌,單手持大劍一步步奔赴戰場,深寒的頭盔下,是王家軍將士視死如歸的冷漠眼神。
重騎兵與輕騎兵打散了敵人防禦,對敵人進行了第一波攻擊,而重步兵則是在防禦對方攻擊的同時,對敵人潰敗的防線經行二次攻擊,將失去防禦能力的敵人進行收割。
巨大的盾牌攔截下了敵人多次攻擊,而手中的巨斧和巨劍則是重重地劈在敵人身上。
重劍無鋒,巨斧無刃,無論是重劍還是巨斧,它們所依靠並不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