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詞不絕於耳,可他心裡很明白,《英雄本色》的成功離不開陳平安,包括他能夠恢復信心,也是因為陳平安的鼓勵。
去年拍攝完《英雄本色》,因為種種緣故公司沒有再為他開新戲,他也清楚公司當時狀況,因此潛心創作,用了大半年時間創作出《喋血雙雄》劇本。
他要證明自己。《喋血雙雄》不同於《英雄本色》,完全是他的心血結晶,從頭到尾都打著他吳氏暴力美學烙印。
他也要報答陳平安的知遇之恩,所以得知今年暑假檔發生變化,帶著劇本來找陳平安。
“那今年暑期檔……”
“暑期檔你不用操心,什麼風浪我沒見過?還是說我好久沒說,你們都忘了那句話?”
看著陳平安坦然自若舉重若輕,吳雨森心中輕鬆,笑道:“信平安,得永生。老闆,這句話我一輩子都不會忘。”
“說正題。你這個劇本一定要吃透,從選角到選景佈局,有任何問題儘管對我講,我都替你擺平。總之一句話,公司全力支援你拍這部電影,回頭我會給南笙姐打個招呼。”
“老闆!”吳雨森一直都認為陳平安是自己的知己,但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對陳平安生出伯牙遇子期那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覺。從他跟隨陳平安後,後者就一直不遺餘力的支援他,這是他以前從未遇到過的。“老闆,別給我這麼大壓力,我怕將來會讓你失望。”
“少跟我來這套!好好拍,拿出所有本事,拍好了我會有驚喜送給你。”(未完待續。。)
第一五九章 《英雄本色續集》(3/3更)
六月初,《最佳福星》、《龍在江湖》、《捉鬼敢死隊》三部電影的海報和廣告,在香港到處可見。報紙、電視、電臺、商場、地鐵站等,都能看到某一部或幾部電影的宣傳,雖然還夠不成疲勞式轟炸,但比起前兩年來,各家電影公司在電影上映前宣傳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
這樣的變化,完全是陳平安所致,去年黑馬國際出品的電影,在宣傳方面沒少下本錢,收益也不錯。其他電影公司見了,有樣學樣,於是這物價就被哄抬起來,有種燒錢的感覺。
小電影公司燒不起,也不敢燒,也就部分大中型電影公司在嘗試著在宣傳方面多扔點錢,效果嗎……有賺有賠。如果電影還不錯,扔進宣傳裡的錢都能賺回來,反之賠的更多。
這次黑馬國際沒有對《英雄本色續集》進行大規模宣傳,只是在電視上投放宣傳廣告,還有在人流密集的地段張貼宣傳海報,最後就是透過《東方日報》推介《英雄本色續集》。
自從《幽靈鬥殭屍》開機儀式上,《東方日報》的記者配合陳平安唱雙簧後,陳平安就同意《東方日報》在娛樂版專門開設黑馬國際專欄,每天報道黑馬國際動態,黑馬國際做出什麼決定也會先通知《東方日報》,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深,不知羨煞了多少家報紙媒體。
黑馬國際可挖掘的新聞太多了,不論是公司管理層,還是旗下知名藝人。加入黑馬國際都有特定原因,這些不為人知的內幕。透過《東方日報》逐一披露給香港市民。
這些內幕本身大都很有意思,經過《東方日報》潤色和增減。弄得好像連載小說一樣,市民們看得津津有味,《東方日報》的銷量也有所增長。
對於黑馬國際和陳平安來說,好處更大。專欄本身就是對黑馬國際的宣傳,而陳平安對公司高管以及知名藝人的挖掘工作,更像是一部有關吹捧陳平安的自傳。每個受他邀請加盟黑馬國際的人,都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陳平安有從天生慧眼向神賜雙眼進化的趨勢。
《英雄本色續集》準備上映,《東方日報》自然在專欄裡大力推介。都不用怎麼介紹電影本身。只需把去年《英雄本色》上映時的情況重新介紹一遍,就立刻引起眾多市民關注。
只要用心發覺,總會有合適題材,《星島日報》就是如此。雖然他們沒有《東方日報》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但他們有顆戰鬥不已的心,總能在適合的時候,繼續扮演“陳黑”角色。
《東方日報》利用專欄大力推介,《星島日報》就開始抹黑,說續集從來都不好拍。這次黑馬國際對《英雄本色續集》的宣傳力度明顯減弱,甚至還不如復活節時《地下情》的宣傳,質問陳平安是否不看好這部電影,拍攝續集只是為了賺錢。
黑馬國際基本上都不會回應《星島日報》的挑釁。出戰的往往都是《東方日報》。兩家報社也樂得互噴口水,託他們的福,《英雄本色續集》受到的關注不比其他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