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這麼入神?”
“報紙上說,春假期間陳平安密會林清霞,兩人在西餐廳吃鵝肝。嘖嘖,這個陳平安還真多情啊!”
“拉倒吧,人家那是談劇本呢,聽說安少準備開新戲,姐姐是女主,你的訊息過時了。”
“真的假的,我這份報紙上沒有啊。”
“當然沒有了,這是《東方日報》的獨家新聞。我可告訴你,我是姐姐的粉絲,你再詆譭姐姐我跟你急!”
“粉絲?什麼東西?”
“fans啊!你不會連這個都不知道吧?”
“fans我當然知道,這跟粉絲有什麼關係?我還魚翅呢!”
“假期的時候你沒看《情書》吧?粉絲就是fans的音譯,很貼切呢!”
……
某公司前臺,前臺小姐妹正在八卦。
“阿美,過年的時候王經理有沒有約你出去玩?”
“有啊,不過我拒絕了。”
“為什麼啊!人家條件那麼好。追了你快一年,天天送花給你誠意十足。你還不答應,到底怎麼想的?”
“我就是覺得我們之間好像缺少點什麼。”
“唉。不知道怎麼說你好。”
叮的一聲,電梯門開了,送快遞的小夥子捧著一束花走到前臺:“請問阿美小姐是哪位?”
“我就是。”
“請你簽收。”
“好的,謝謝。”
送快遞的小夥子離開。
小姐妹湊過來:“哇,王經理又給你送花了,還真是雷打不動啊!怎麼這回變成玫瑰了,還是十二朵?”
“baby,為了這次約會,
昨夜我無法安然入睡。
準備了十二朵玫瑰,
每一朵都像你那樣美,
……”
樓梯間內走進來一個西裝革履的帥氣年輕人,面帶微笑唱著《最美》走到前臺,眼中只有阿美。
不是王經理還能是誰?
一曲終了,王經理拉著阿美的小手:“阿美,做我女朋友好不好?”
“哦!”前臺的小姐妹開始起鬨,阿美沒有收回手,低著頭。紅著臉,輕輕喊了聲:“大佬。”
“你說什麼?”
“大佬啊!”旁邊有人笑著答道。
“大佬?什麼意思?”
“笨死你了!弄半天,上週末的《情書》你就看了個開頭,後面都沒看啊?笨!”
……
類似的事情。在香港許多地方發生,一種模仿的風潮正在悄然興起,某些元素因透過這個節目開始在香港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例如粉絲這個詞,例如女生會用“大佬”。表示自己接受男生的追求,雖然節目中陳平安並未追求袁潔瀅。
再比如“脫掉脫掉”這首歌。就那麼兩句詞,居然被許多年輕人引用。還有人在後面續上幾句,聚會時作為逗樂調節氣氛的首選,玩得很瘋。
“你們在聊什麼呢?聽起來好搞笑的樣子,哪部電影?”
“幹嘛這麼看著我,難道是電視劇?”
“拜託,你沒看《情書》吧?”
“情書?什麼情書,誰寫的?寫給誰的?”
“亞視的綜藝節目。”
“綜藝節目啊,我不愛看,我情願看電視劇。”
“我建議你看看,很值得一看。每週末播出半期……尼瑪,為什麼就不能播放完整一期呢!”
《情書》的流行就這麼,透過媒體和市民的口口相傳,影響力逐漸擴大。
超前的形式,新穎的內容,搞笑的情節,還有明星們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吸引了越來越多目光的關注。不少沒看首播的觀眾,親戚、朋友、同事、同學的推薦下,都打算看看下一期。
亞視做事很果決,《情書》首播之後,立刻調高了該時段的廣告費用,而且都是每期一簽,除了一早就決定為這檔節目提供全面贊助的六福珠寶。說是要等收視率基本穩定後,再定下公允合理的價格。
什麼叫公允合理?
亞視的解釋很清楚。雖然《情書》首播打破綜藝節目收視率,但只是一期而已,不具備參照性。等播放四五期,收視率穩定下來,依據那時的收視率再決定廣告費用。
不是亞視坐地起價,萬一收視率滑落呢?雖然以目前的形勢看,可能性似乎不大。
《情書》第一期下播放的時候,無線哭了,該時段無線的收視率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