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五千餘騎兵,離開了遼寧衛城,向著徵東軍援軍費謙所部方向而去。數萬騎兵在遼寧衛城之下,被當成了步卒使用,在堅固的遼寧衛城之下,碰得頭破血流,高車所統率的兵馬,足足折損了近兩千。柯爾克孜與宇文恪兩人的部隊也不下此數,遼寧衛城之下,已經損失了超過五千人,這讓高車有些心灰意冷,回想起前些年,阿固懷恩與慕容昆兩人聯手,兵馬更多,圍攻遼寧衛城,亦是無功而返的時候,他就更是沒什麼心思了。
當年駐守遼寧衛的是燕國的常備軍,而現在,守在這裡的,卻是將燕國常備軍打得潰不成軍的徵東軍,此時他們面對的對手,戰鬥力更強,鬥志也更頑強,當年燕國常備軍大敗之餘,尚能守得住遼寧衛,此時徵東軍可是士氣如虹,而東胡卻是不復當年之威了。
他忽然有些恨起宇文恪來,捉了那些俘虜,特別是當中還有一個重量級的,為什麼要在城頭之下一個個的吊死,便是殺,一刀砍了,也比那樣要好得多,宇文恪一意孤行的結果,不但沒有激得城內的守軍出來,反而讓對方更加同仇敵愾,更加與他們勢不兩立。
"宇文一族,雞犬不留!"
"高車一族,雞犬不留!"
"柯爾克孜一族,雞犬不留!"
當日城上,震耳欲聾的吶喊之聲,至今似乎仍在他的耳邊迴盪,高車不由打了一個寒噤,宇文恪這樣的搞法,連後路都給斷絕了。或者阿固懷恩才是最為明智的那個傢伙。
是的,那個傢伙一向明智,當年阿固一族一直支援大王子,後來見勢不妙。阿固懷恩親手斬了父親與兄長,率部向四王子投誠,當年的事,誰能說得清楚,也許是阿固族的老族長見勢不妙,為了儲存阿固一族的血脈,故意授意阿固懷恩這麼做的,不然很難解釋如今阿固懷恩為什麼會一投扎進徵東軍的懷抱,他的部隊固然沒有對東胡軍隊起到多大的殺傷,但是。對於己方士氣的打擊,卻是無以復加的。
這是第一支成建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