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0部分

除了李二陛下之外,這裡還有尚書左僕射李靖,尚書右僕射房玄齡,刑部尚書韋挺、吏部尚書孔穎達、戶部尚書李道宗,兵部尚書尉遲恭,工部尚書閻立本,禮部尚書許敬宗。

另外,勳國公張亮也敬陪末座。

每個人都面色難看,愁眉不展,好像別人欠他多少錢沒還似的。郭業明白,這是出了大事了。

君臣見禮已畢,李二陛下道:“郭愛卿,有件事情諸位愛卿爭論不休,難以決斷。所以,朕把你請來,給大家參謀參謀。”

“到底出了什麼事?”

李二陛下道:“尉遲愛卿,你是兵部尚書,你給秦王說一下。”

尉遲恭道:“雅州、邛州、眉州皆有百姓反,三州僅保有州城,僚人參與作亂,劍南道其他諸州也多有不穩。稍一不慎,就是整個劍南道糜爛。天府之國危矣!”

郭業道:“僚人作亂的統帥可是楊盛?”

李二陛下苦笑道:“正是此人。他已經統一了僚人部落,得兵五萬,聲勢浩大。要不是僚人器械不足,恐怕州城都不可保。唉,真是悔不該不聽郭愛卿之言。”

郭業苦笑道:“僚人五萬,再加上三州反叛的百姓,怎麼也能湊出十萬大軍。這下可真是麻煩了。朝廷準備如何平叛?”

韋挺道:“大家正為這事吵個不休呢。秦王千歲,按說這事您有責任。”

“我……”郭業強忍著“日”字沒說出口,道:“韋尚書,你講點道理好不好?我雖然也算是益州人,但是這麼多年了,劍南道的事情我可從來沒插過手。這事怎麼能賴到我的頭上?”

第2059章議伐僚

韋挺道:“秦王彆著急,我一解釋您就清楚了。毋庸諱言,三州叛亂,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官逼民反。”

“那就更不關我的事了。”

“可問題是,官吏一直是那些官吏,為何他們早不反,晚不反。偏偏現在反了呢?”

“那你說為啥?”

“根本原因在於加稅。想當初我大唐水軍在高句麗兵敗,船隻盡沒。於是,陛下有旨令這三州造船。可是此三州的百姓卻耐不得造船的辛苦。”

“那也不至於要造反吧?”

“當然不至於。造船造了不到一半,三州的百姓受不了,於是他們就上書朝廷,請求允許他們出錢讓潭州人代為造船。換句話說,就是出錢不出力。”

郭業道:“如果三州百姓真是耐不得辛苦,這個辦法也算不錯。難道朝廷沒有允准?”

“誰造不是造呀?朝廷當然允准了。可就是因此,才釀成了大禍!”

“什麼大禍?”

“三州的百姓沒錢!僱人造船的這部分錢一直湊不齊。地方官府為了不被朝廷責罰,難免就催的急了點。不少百姓被逼得賣兒鬻女賣田賣地,生活無著,被迫造反。”

郭業撓了撓腦袋,道:“這話沒道理呀,當初要交錢的是他們。最後交不出錢被迫造反的,還是他們。他們沒錢裝什麼大瓣蒜呀?”

韋挺道:“這就說到關鍵之處了,根本原因就在於你!要不是你給陛下許下了四海之地,許下了金山銀山,陛下怎麼會把造船的數目提高到了原來的三倍?百姓又為什會為了這三倍的賦稅而造反?”

郭業心說這關我屁事,是你們自己逮著一隻羊死薅的。

三州的百姓不堪重負,把這些賦稅分攤到九州之地不就行了?咱們大唐有三百多州呢,這算大多的事兒?怎麼就弄到官逼民反了?簡直是一把好牌打成屎!

咦?不對呀!郭業忽然意識到,韋挺的解釋有很大的問題:就算李二陛下一時糊塗,地方官的膽子不至於這麼小吧?地方哭窮,那不是地方官的工作內容之一嗎,這都不敢?

於是,他就把這個疑問提了出來。

韋挺聽完了,面色有些尷尬,道:“這個……這個……三州的吏治的確是有些問題。他們之所以不上表反對,為的還是本人的利益。無他,方便上下其手而已。需要的錢越多,他們弄錢的餘地越大。”

“但是百姓確實不負重負,他們就不擔心有人造反?”

“那就是利令智昏了。當然,地方官也確實不是完全不顧及民生。他們見百姓確實無力支撐,於是,就把主意又打到了僚人的頭上。一般百姓應該要出多少錢,僚人只要出一半的錢就可以了。”

郭業無奈地說道:“所以不但一般百姓反了,連僚人也反了?唉,這些僚人真是無法無天。只是被收半稅就起兵反叛,也太不知朝廷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