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裝,對著李二陛下大禮參拜,“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二陛下雙手把他扶起,道:“江夏王免禮,快快請坐。朕可不敢輕慢了你這個大功臣。”
“謝陛下。”
李道宗剛一坐穩,就輕咳一聲,得意的說道:“微臣一月之間,就破了五座堅城,俘敵兩萬,敗敵近十萬。現在更是兵臨遼東城下,陛下可還滿意?”
“滿意,當然滿意了。江夏王你這個先鋒做得好,比朕想象中還要好!不僅沒費什麼勁就打到了遼東城下。更重要的,還是繳獲了十幾萬石的糧食,解了朕的一塊心病。”
“那陛下以為,如果是秦國公郭業做這個先鋒官,能取得比我更大的戰果嗎?”
李二陛下緩緩搖頭,道:“基本上不可能。江夏王此次進兵,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盡善盡美。就算古之孫吳再世,白起復生,也不會有你做的好了。”
“哪裡,哪裡,陛下謬讚了。孫吳、白起,臣可比不了。”
他頓了一下,繼續道:“當然,比起秦國公來,微臣還是有那麼一點優勢的。想當初陛下舍秦國公而用微臣為先鋒官,實在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定。”
行軍總管張君義在一旁拍馬屁道:“俗話說得好,薑還是老的辣。江夏王初次陣前立功的時候,那秦國公恐怕還在穿開襠褲呢!怎麼能和您比?”
吳黑闥也道:“江夏王疆場廝殺二十餘載,這用兵還真是越見老辣。秦國公不過是一個毛孩子,您和他比,豈不是自降身份?不用比,不用比!就是十個秦國公也比不過您一根手指頭!”
……
李道宗新立了如此大功,眾將又大部分是他的手下,更重要的是,郭業不在此地。
於是乎,一片諛詞如潮,把李道宗捧到了九天之上。什麼孫武吳起白起,哪個臥龍鳳雛,更別提什麼韓信樂毅,都得在江夏王面前甘拜下風。
一時間,他簡直成了大唐的祥瑞,在世的兵聖。這種人才,天上沒有,地上只有一個。沒有了他,李二陛下恐怕就要江山不牢,社稷不穩。
至於郭業呢,則被人們貶到了九幽之下,簡直是給江夏王提鞋都不配。要不是礙於皇帝在場,恐怕就要說他是欺世盜名,僥倖佞進了。
李二陛下當然知道他們這番話有些過分,不過現在正當用人之際,士氣可鼓不可洩。也只能任由他們在一邊吹捧。
最後,還是李績看不慣李道宗這副小人得志的樣子,待人們的聲音漸小,轉移了話題。
他說道:“想當初,隋煬帝徵高句麗,每次均止步於遼東城下。現在對咱們的考驗剛剛開始,不可掉以輕心。”
李道宗把手一擺,道:“衛國公不必擔心。遼東城難得住隋煬帝,可難不住我!只要給我半個月的時間,定當攻下此城!”
李績臉一沉,道:“江夏王可知,軍中無戲言!”
“當然知道。”李道宗白眼一翻,道:“要不要我給你立個半月破城的軍令狀?”
“好,就得江夏王這句話了!來人,取執筆來!”
“慢!”李二陛下趕緊把這事攔住了,道:“半個月時間太短了,就是三個月破遼東城,朕也心滿意足。這個軍令狀不立也罷!”
李績搖了搖頭,道:“時間拖得太久,到了冬天,恐怕難以用兵。此次出兵要滅高句麗,在遼東城耽擱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月。”
“這話也有道理。既然如此,不如把軍令狀限期兩個月?”
李道宗胸脯一拔,道:“臣說半個月就是半個月!不用寬限時間!”
李二陛下一皺眉,道:“江夏王須知驕兵必敗,不可太過張狂!這樣吧,朕做主了,限你一個月內破遼東城!一個內城破,城內財物朕分毫不取,全賜給有功將士。”
李績道:“那要是江夏王一個月內破不了城呢?”
“江夏王提頭來見!”
李道宗當即跪倒在地,道:“遵旨!請陛下看我的手段,如何在半個月內,攻克隋煬帝百萬大軍都打不下來的遼東城!”
第1874章變起倉促,薛禮建功
遼東城,對於李二陛下的意義非常重大。
要想當千古一帝,要超過秦皇漢武,光靠說的可不成,你得有現成的文治武功擺在那。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治其實不怎麼好比,真正容易比較的還是武功。人家辦不到的事,你辦到了,這就說明你比他們強。
相反地,人家辦得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