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這件事上,自己非但沒有利用職權,相反還隱瞞了身份。
因為這事,自己就要承擔貪贓枉法之罪,也太冤了一點。
再說了,這個罪過,就算自己想承擔,也承擔不起呀!五十六座玻璃工坊,不談其中的技術含量,光建造成本就是五百六十萬貫!
而自己花了多少錢?細算起來,不過是一萬貫。
按照貪汙五百多萬貫錢財來懲罰,自己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郭業對著文四海躬身一禮,道:“此事到底應該如何了結,還望文先生教我!”
第1813章敗局將定,世態炎涼
文四海連忙站起身來,道:“使不得,使不得!文某人怎敢當秦國公如此大禮!”
“當得的,當得的,能否為我郭業洗刷不白之冤,可就全靠您了!”
文四海苦笑道:“恐怕要讓秦國公失望了,老夫對於此事,也無能為力。”
“不會吧。文先生不是自詡為長安府衙內刑名第一嗎?不是說官斷十條路嗎?怎麼可能對此事束手無策?”
“唉,要是別的案子。別說十條路了,就是二十條路,老夫也能幫您找出來。不過,這個案子可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
“所謂的官斷十條路。只能是說有十個斷法,不違律令。但是要說服眾的話,恐怕就僅僅有一條了。如今《長安晚報》一出,朝廷上下,軍民人等,都眼睜睜地看著呢,根本就沒有可操作的餘地!”
說到這裡,文思海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道:“老朽無能,不能為秦國公排憂解難,實在是慚愧!”
郭業擺了擺手,道:“文先生不必自責,要不是您,郭某人還看不出其中的危機呢。現在有了防備,就能早作綢繆。文先生今日所為,功勞不小。”
“多謝秦國公的體諒。雖然老夫不能為您出謀劃策,但是吉人自有天相,老夫相信您終究會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郭業強笑道:“借你吉言!”
……
……
連文四海這種老油條都沒辦法,郭業知道,這次自己真的麻煩大了。
原來《長安晚報》,對自己和五大士族商戰的報道,對於自己生平的介紹。不是為了幫自己揚名,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今天給自己致命一擊!
現在,長安城的百姓,文武百官,都對自己和五大士族商戰的事情瞭解的一清二楚。
換句話說,自己現在已經罪證確鑿。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何況自己根本就不是王子?
近百萬雙眼睛在盯著李二陛下,只看他如何處置自己。這種情況下,李二陛下就是再寵愛自己,也不可能再對自己維護了。
恐怕這次,真的是在劫難逃!
……
事實證明,文四海並沒有誇大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