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部分

了郭業的身邊。

趙飛軒自從家人被救出,高士廉又對自己網開一面,既往不咎之後,短短過了一夜,精神狀態恢復如初,人也開朗了不少。

早已沒有了之前郭業見他時,那種鬱悶壓抑的心情。

對於趙飛軒突然尋到自己,郭業也是頗為詫異,問道:“咦?趙刺史,您不是正在汝州刺史府中主持賑災之事嗎?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兒?”

趙飛軒搖頭苦笑道:“郭御史,您倒是落得輕鬆了,可把本刺史累夠嗆了。高大人臨行前可是說過,郭御史留在汝州七天,是為協助本官發放賑災銀,救濟災民。您倒好,竟然跑到這兒躲清閒來了。”

郭業聽得出來,趙飛軒這是開玩笑的話,但還是一板一眼地回答道:“趙刺史,話要說清楚,高大人是讓我來協助您。協助,對吧?既然你趙刺史一個人便能主持大局,就能搞定那些官員參與賑災,那郭某還瞎攙和個什麼勁兒啊。”

說完,伸出雙手衝趙飛軒攤了開來,笑道:“郭某這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閒嘛!”

趙飛軒其實心裡很清楚高士廉將郭業留下來的緣故,說好聽點是怕自己一人主持汝州三地的賑災事宜忙不過來,讓郭業留下來協助自己;實則是對自己信任不過,對三州官員信任不過,讓郭業留下來監督著自己,怕自己與三州官員重蹈戴明德、張士元覆轍。

雖然趙飛軒心裡挺不得勁兒,但是這也沒辦法,誰讓自己和三地官員都曾經髒過呢?

怨不得高士廉多疑,唯有怨自己有了汙點。

但是高士廉一走,郭業卻秉著不理不問不攙和的態度,完全抽身事外,凡事都由自己一人操辦。

很明顯,郭業對待趙飛軒的態度,與高士廉截然相反。

趙飛軒知道,郭業這是信任自己的人品,官品,這是一種無以復加的信任,特別在這個時候,無疑對自己是最大的支援。

大家都是聰明人,半遮半掩便能看出端倪來。

趙飛軒對於郭業,除了感激之外,唯有感動。

郭業看著趙飛軒怔怔出神,以為對方真有些責怪自己三不管的態度,趕忙笑道:“趙刺史,哈哈,本官對於主持地方事宜真心不擅長,莫怪本官的偷懶啊!”

趙飛軒知道郭業誤解了,連忙解釋道:“不不不,郭御史說得哪裡話,你對趙某的大恩大德,唯有感激,哪裡來的怪罪?”

郭業連連搖手將這話題揭了過去,言歸正傳道:“趙刺史,我看你忙碌了一早上,話又說回來,現在賑災情況如何了?沒了戴明德,是否汝州官場還能繼續運轉得起來?”

趙飛軒聞言,也收起了笑意,正兒八經地答道:“郭御史放心,汝州官場多數官員都跟戴明德同流合汙過,但高士廉高大人僅押解了戴明德一人赴長安,對於其他官員沒有追責,大家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一清二楚。很顯然,高大人這是在抓大放下。”

郭業聽著連連點頭,答道:“沒錯,如今汝州、鄭州三地都缺刺史,群龍無首,暫時都由趙刺史您一人負責。如果再把三地官員都抓個乾淨,那三地的官府真格兒要癱瘓了,那何人來賑災?何人來救濟災民?所以高大人曾說過,既然一百五十萬貫賑災銀還在,災民還需要拯救,那麼,此事就到戴明德,張士元為止即可。”

“是啊。”趙飛軒深有同感地應道,“既然高大人饒了三地官員,大傢伙還敢不往死裡效命嗎?都將此次賑災事宜當作一次將功折罪的機會呢。放心吧,早上我已經將具體事宜都吩咐了下去,而且汝州城北門也已經開啟,讓城外災民入城接受賑災救濟。”

“甚好,甚好!”

郭業讚了兩聲後,問道:“湧入城中的災民肯定會與日俱增,趙刺史,你這邊……”

“郭御史放心,我這邊已經有了全盤的賑災策略,先從汝州開始,今日起先在城中搭建粥棚。本官要求屬下官員,城中每隔百步,必須搭建上一個粥棚,供災民果腹溫飽,冬衣棉被,也會在每個粥棚邊上發放,防止災民入了城中,還餓死,凍死……”

“很好,趙刺史安排的極為周到。郭某人還是那句話,不左右趙刺史的賑災方案,一切皆由趙刺史作主。我只有一個要求,那便是粥必須稠,筷子插而不倒;冬衣棉被,不得偷工減料,至少能讓災民能抵過嚴寒。至於房子,能將城中騰出來的地方都先騰出來,供災民優先住宿。”

說到這兒,郭業稍稍停頓了一下,嘆道:“趙刺史,咱們都是爹生娘養的,百姓災民也是。朝廷和官府起初就已經對不住他們了,咱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