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如此甚好,待過幾日,子亮你寫好了草稿,某一定馬上細看,之後再和你討論!”

楊晞點點頭,再低頭想了一下後,道:“達夫兄,這次軍制改革需要人的手非常多,今天晚上我寫份名單,到時你將名單上的人都支過來使用!”

“某明白了!”高適當然明白楊晞這樣安排的用意,楊晞是想將名單上的人進一步籠絡在自己身邊的。

高適的明事理讓楊晞挺放心。不過楊晞有一件事非常擔心,那就是楊國忠的病情,他知道,要是楊國忠去逝,那他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要為楊國忠守孝了。

這是古代當兒子必須要做的事,無論你是當宰相還是皇帝,父親死了,必須要為他守孝,不然就要被天下人指著鼻子罵,無論你再有才,也會被人打上不孝的惡名,這輩子就再也不要想有出頭之日。

但想著什麼事就來什麼事,也就在朝廷正式任命楊晞代守武部尚書,主持武部事務的第十五天,楊國忠在昏睡中停止了呼吸,溘然長逝。這些天一直在忙碌地準備全面軍制改革事的楊晞,也被迫放下手中的事,到魏國公府替楊國忠守靈。

雖然楊國忠在重病之前名聲欠佳,被許多人稱之為“奸相”,但朝廷對其評價很高,李隆基下詔大大褒獎了一番楊國忠,追授其為司空、郡王、洛州大都督,李隆基宣佈罷朝七天,以示弔唁,令其陪葬泰陵。李隆基在聽到楊國忠去逝的訊息後,竟然痛哭了一場,最後下令所有在京官員都到魏國公府弔唁,派太子李玢代他前往魏國公府對楊國忠的家人表示慰問。

楊晞當然效仿他的三個哥哥一樣,上表請辭一切職務,準備為楊國忠守孝。朝廷當然准許,楊晞也和三個哥哥一起,跪在楊國忠的靈柩前當孝子,並接受所有到府中來弔唁的人的安慰。

楊國忠去逝後,停靈五日,然後下葬。

李隆基雖然還未去逝,但他死後準備安葬的泰陵已經在修建過程中,作為李隆基非常信任的大臣,楊國忠得到了陪葬泰陵的待遇。

無論楊國忠生前留下多少惡名,都隨著他的去逝也被一筆勾銷。因為有楊晞這個出色的兒子在,在大唐的史冊中,楊國忠成了一個各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能臣,差不多算是被“漂白”了。

要是楊國忠知道原來歷史上他的下場,現在這樣的死一定讓他非常慶幸,冰火兩重天的待遇啊!原來的歷史上,他是被亂兵追殺,身首異處的,葬在什麼地方也不被人知曉,留下的全是惡名、罵名,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如今他是被當作大唐名臣而載入史冊的。

楊晞知道這些,所以他對楊國忠的死雖然有點難過,但沒有多少悲傷,也為楊國忠感覺到慶幸,這樣也算死得其所了,至少與原來相比是這樣的。

也就在楊國忠下葬後的第二天,郭昕也生產了。

在一聲清脆的啼哭聲中,楊晞當上了爸爸,他有了自己的兒子。(未完待續。。)

第八十七章 楊玉環懷孕了

=

楊國忠的去逝讓楊曦有點傷感,畢竟楊國忠待他還是非常不錯的,最後一次清醒之時還給了他那麼多的建議。但兒子的出生將他心中的這份傷感沖淡了,他心裡充滿了初為人父的喜悅。

楊國忠這樣的死可以用死得其所來形容,既然比原來歷史上作為奸惡之人載入史冊,落個慘死的命運好上很多,那也要為他慶幸。不是親生父親,親情的感覺也不是很濃,又想到楊國忠比原來歷史上的下場好多了,楊曦最終消除了傷感,並因為兒子的出生而充滿了欣喜。

親自為兒子取了個名,叫“楊諶”,從“言”旁,這和楊暄的兒子“楊謹”同偏旁,這是楊國忠的意思,這一點楊曦還是表示了對楊國忠的尊重。

不過因為楊國忠的去逝,楊曦嫡長子的出生也沒能好好慶賀,實是個遺憾。

因為要為楊國忠守孝,朝事楊曦只能放下了,軍制改革的事也只能暫緩。

缺了楊曦這樣一個幹勁十足,年輕又有衝勁、且在朝中身居高位的人主持這樣的事,許多變革一下子都展不開了。高適雖然代楊曦主持武部事務,但無論在威望與能力上,及見識上他與楊曦都有一點距離,此時郭子儀也沒回來,缺乏強有力的支援,軍制改革的事只能慢慢來。

不過楊曦雖然在守孝,朝事他不可能一概不問的,他也經常與高適商量軍制改革的事,他將自己的意思告訴高適,並將自己想到的那些關於軍事制度變革的想法寫出來,討論後交給高適,讓高適進一步潤筆,準備待時機成熟。一併提出來,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