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適應與訓練過程,楊晞覺得他們完全能適應南方的氣候與環境,在此次征戰中再立大功。
在朝堂上下都為此戰忙碌準備著的時候,郭子儀卻到楊晞府中來拜訪了。
他是借看望自己小外孫的外義來找楊晞說事的。
“子亮,此次征戰南詔,是不是有點太倉促了?”郭子儀開門見山就問楊晞這個問題了。
楊晞被自己的岳父弄了愣了一會,最後只能苦笑著回答:“岳父大人,小婿倒沒這樣覺得,其實小婿認為對南詔的戰事應該在對吐蕃發動攻擊時候就進行。”
“哦?你竟然這樣覺得?”楊晞的回答讓郭子儀有些意外。
他這個女婿竟然覺得對南詔的戰事發動的遲了,而不是太早,太倉促。
楊晞看出了郭子儀臉上的驚愕,也馬上解釋:“要是從南詔方向進攻吐蕃腹地,那進軍會順利許多。只不過那時候沒想到青海及安西的戰事如此順利,在發動青海與安西的戰事時候,沒有進攻吐蕃腹地的打算。南詔與吐蕃結成同盟,我大唐與吐蕃作戰時候,南詔也在南邊蠢蠢欲動,那時候對其用兵的話,說不定現在南詔已經平定,我大唐兵鋒已經指向了邏些城!經過這幾年的征戰,我大唐軍隊的戰力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相信再也不會複製前幾天對南詔戰事失敗的慘局。”
話雖然這樣說,楊晞還是承認了朝廷發動這次戰事確實有點倉促,“岳父大人,此次從提議到決定出徵,時間是挺快。再加上戰力最出色的各路大軍一直在北方征戰,南方的情況他們不熟悉,此次出征需要徵集的是南方的軍士,所以在這樣情況下,要馬上對南詔發動戰事,確實很匆忙。但朝廷並沒下達對南詔攻擊的時間,準備工作可以慢慢做。我們這樣慢慢做準備,說不定可以給南詔以更大的威壓,讓他們全國上下都在作戰時的準備,要是這個時候,其國內出現動盪,說不定就是亂一發而動全身的結果。甚至我大軍組建好,開往前線之時,南詔軍隊就會聞風而降。這場戰事並不要急於結束,可以慢慢來,拖上幾年也沒事。反正我大唐現在挺富裕,拖的起,但南詔就拖不起了!”
楊晞的一番理論讓郭子儀哭笑不得,他也馬上指出了根本所在,“子亮,依老夫所想,是你這段時間閒不住,希望以將內部壓力轉到外部去,以一場戰事來掩蓋朝堂上出現的爭鬥,避免你與太子之間的爭執早到來。你現在還在守孝,沒辦法出來做事,所以你希望戰爭拖的時間長一點,最好待戰事結束了,你的孝期也到了。現在高適也去領軍了,軍制改革的事也肯定停下來。要是你守孝結束,戰事剛才停下來,你正好可以接手此事,而不會讓大權旁落在其他人手中,太子絲毫奈何不了你!”
差不多被郭子儀一語道中了心中所想,楊晞也不能裝糊塗了,也只能在傻笑了兩聲後道:“岳父大人所說是有一些,不過小婿所想就是期望能儘早將外敵全部來滅,還大唐以全面的安寧。吐蕃不是沒被完全攻滅吧?要想進入吐蕃腹地,南詔是必取之地,所以儘快將其攻取,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郭子儀也跟著呵呵笑了兩聲,道:“子亮,老夫雖然覺得此戰發動的有點倉促,但也是認同對南詔開戰的。只有在戰時候,武將的地位才能得到提高。要是戰事久未舉行了,那朝中的武將地位就會大幅下降。你我都是軍人,周邊有戰事,朝廷用到我們之處就多了。要是長久沒戰事,我們這些人可能就會被皇帝冷落了,哈哈!”
郭子儀的話讓楊晞猛然警醒過來,這一點他還真的沒去想過。一聽郭子儀如此說,覺得非常有道理。朝中武將得勢,都是在有戰事發生的時候,和平時期,都是文臣當道的。放眼歷朝歷代,無不是這樣。一個朝代剛剛建立時候,戰事頻繁,武將在朝中的話語權多。但隨著戰事的平息,武將的作用也就慢慢下降,慢慢被邊緣化。
要是大唐長久沒有戰爭,那很可能像郭子儀這樣武將出身的宰相,也就在朝堂上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畢竟郭子儀的作用是體現在征戰時候,其他方面並沒有特別出色的表現。
要說郭子儀才能非常不錯,楊晞並不認同,至少現在當了一年多宰相的郭子儀在其他方面並沒多少有用的建議提出來。如果大唐停止了對外的戰事,那郭子儀的宰相位很可能被其他大臣所取代。
“岳父大人所言非常有理!”楊晞跟著哈哈大笑起來,“那看來朝廷一直不能停了對外戰事。”
戰爭並不一定就消耗財富的無底洞,無論是現在的突厥、還是女真及後面的蒙古人,都沒有因為頻繁發動戰爭而導致國家破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