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之故?”一回府,父子兩人剛進內室。楊曦就迫不急待的問道。
“那當然是,”楊國忠很嚴肅地點點頭,“這其中肯定不只太子在陛下面前說過什麼。還有其他人說過這事,擔心我們楊家勢力太過於龐大,難以控制什麼的。”
“父親你說的另外人指的是誰?高力士?”
聽楊曦講出高力士的名字,楊國忠有點驚異,但還是馬上點頭承認,“曦兒,你說的不錯,正是高力士在陛下面前多次說了這些事,陛下才被說服,將你暫時召回潼關來的。曦兒,你這段時間立下的戰功太多了,許多人眼紅,許多人不服,他們不願意看到我們楊家人表現如此出色。曦兒,為父今日也將一些事與你明說了,陛下是越來越不喜歡太子,太子做的事總是讓他失望,因此早有廢立的想法,只是許多人的反對才暫時下不了決心,高力士就是反對陛下改立太子的。也正是他的反對,陛下才始終下不了決心。”
高力士和楊國忠是李隆基最寵信的兩個人,但因為兩個人都受寵幸,免不了有利益的紛爭。
高力士看不起楊國忠的出身,楊國忠更看不起高力士宦官的身份。
兩個人一直明爭暗鬥,只不過沒有表面化、公開化,甚至有時候還會團結一致,對付那些抨擊他們的政敵。但無論是楊國忠還是高力士都知道,兩人間的矛盾是挺難調和的,在一件事上,各自的觀點更是截然相反,那自然就是對待太子李亨的態度上。
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在朝堂上是人盡皆知的,楊國忠反對李亨當太子的態度也是分開的秘密,李隆基不喜歡李亨許多人也是知道的,但因為許多因素,李隆基並沒改立太子,這其中與高力士有著非常大的關係。這也是楊國忠對高力士非常有成見的地方,他相信,要是高力士支援廢李亨的太子位,那李亨早就不是太子了。
聽了楊國忠的一通講述後,楊曦也恍然明白了很多事。
不過他也沒問詢什麼,而是等待楊國忠繼續說。
楊國忠在說了一番太子李亨及高力士的事後,再道:“太子在陛下面前再建言,要召你回來都不會有什麼效果,但高力士在陛下面前這樣說的話,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曦兒,今日爹爹也不瞞你,陛下身邊有一些父親的人,正是他們將情況告訴了爹爹,爹爹才將事兒弄明白。”
“父親,那你想如何處理這事呢?”楊曦知道,自己這個大權在握在父親,肯定不會就此罷休的。
楊國忠站起了身,揹著手踱了兩步,再走回到楊曦身邊,這才壓低聲音道:“現在太子與高力士有聯合在一起的趨勢,為父不能容忍這種事出現,因此要儘快建議陛下,改立太子。”
此時的楊國忠,已經不想在兒子楊曦面前隱瞞什麼,將他的想法直接講了出來。他已經認識到楊曦的聰明,他需要楊曦的支援,因此今日也把事兒說明了,並且把自己的想法也大部告訴楊曦。
聽楊國忠如此說,楊曦大驚,“父親,你建議皇帝廢李亨的太子位,那準備擁立哪位皇子當太子?”(未完待續。。)
第九十九章 對付李亨的辦法
(第一更。求月票、打賞、訂閱!)
……
……
……
聽楊晞這樣問,楊國忠忍不住嘆了口氣,很無奈地回答道:“晞兒,正是為父還沒想好擁立哪位皇子為太子,因此才沒一力建議陛下儘快改立太子。李亨與為父不和,但為父也怕新立的太子又與爹爹也這樣,越加增添麻煩,所以……爹爹現在有點犯難了。”
在這件事上,楊國忠並沒隱瞞和欺騙楊晞,直接將自己的意思及煩惱說明了。
因為知道皇帝有改立太子的意思,李隆基的那些兒子中許多人圖謀太子位,一直在蠢蠢欲動,楊國忠這樣大權在握的人,他們也肯定極力拉攏,想讓楊國忠支援他們。
但楊國忠也是老謀深算的人,這種事上他無論如何都不會輕易答應的。
他希望擁立的人是一個會給他更高權力、更多榮耀的人,或者可以聽他話,由他控制的人,但這樣的人,他還沒發現。一些他覺得比較符合他要求的皇子,他也保持著不鹹不淡的交往。
聽楊國忠說了一些情況後,楊晞也只能無奈地回答:“父親,可惜孩兒對陛下的這些兒子更不熟悉,在這件事上,恐怕沒辦法給你意見了!”
“為父也明白這一點,”楊國忠點頭認可楊晞的說法,但又馬上說道:“不過爹爹還是想和你說說這事!”
“與爹爹來往較密,關係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