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李隆基身邊的楊玉環馬上接了一句:“陛下,幸好你沒將四郎免職,讓他繼續領軍,不然這一切不可能發生,陝郡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奪回來。臣妾覺得,要是另委其他將領領軍,肯定不可能取得這般成績的。四郎用自己的能力證明了陛下的決定是多麼的英明。陛下。你剛才說了要對四郎重獎,但臣妾並沒聽到你要對四郎如何獎賞啊?”
“朕如何會食言!”聽楊玉環如此一說。李隆基也呵呵笑了起來,大手一揮。馬上宣佈道:“朕當然會給予四郎以重將的,傳朕旨意,授楊晞為檢校左龍武衛大將軍,晉華陰縣侯爵,加食邑三百戶,黃金二十斤,帛兩千匹。呵呵!四郎,朕如此獎賞,你可否滿意?”
“陛下。臣只是立下些許功勞,如何敢當陛下如此獎賞?”楊晞當然只能推辭。
這樣的獎賞他並沒感覺到滿意,也沒什麼不滿意的,因為他對這些沒太多概念。
“四郎,你立下如此功績,得此獎賞是理所當然的,相信沒有一個人會反對的!”李隆基撫著鬍鬚樂呵呵地說道:“朕給予你重獎,只是希望你以後更加奮勇殺敵,再立新功。別讓朕和貴妃娘娘,還有你的父親失望!”
“多謝陛下恩典,臣一定會再立新功,不會讓陛下和娘娘。還有父親失望的!”
這時楊國忠也上來致謝,並馬上說了他的請求:“陛下,臣建議趁陝郡大勝。叛軍驚慌失措之際,舉大軍攻擊范陽。搗了叛軍老巢!”
沒想到這個建議會是楊國忠提出來的李隆基愣了一下,馬上反問道:“國忠。你為何也這麼想?”
“陛下,叛軍軍力大部集結在洛陽及河南、河北地,范陽空虛,要是令郭子儀、李光弼部趁北方空虛之際,揮師北上,直搗范陽,那定會讓安賊顧此失彼,最終兵敗的!”楊國忠說著,指著楊晞,“這是四郎所提的建議,臣覺得說的挺有道理,郭子儀也派其子進京請求,還望陛下恩准!”
“哦?郭子儀竟然派其子進京請求這事來了?”李隆基很是驚愕,得到楊晞的確認後,馬上喝道:“其人在哪,快宣其進來。”
很快就有小宦官過去,到華清宮外,將在宮外候命的郭晞喚了進來。
郭晞被領進來後,李隆基直接問其來京的目的。
這幾天與楊晞交流不少,昨天分別前又得楊晞的吩咐,郭晞當然不會將他先去尋楊晞幫忙,希望楊晞和其父楊國忠在皇帝面前懇請的事說出來,而是直接將郭子儀的陳情說明了:“陛下,家父與李節度使都認為,如今的形勢對叛軍挺不利,其後方范陽空虛,要是趁敵未防備間揮軍直取范陽,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范陽是安賊的起家地,安賊定不會允其有失,要是北邊的官軍急襲范陽,安賊定會傾全力救援。要是安賊率軍回援范陽,那京師方向受到的壓力定會小很多,何況現在楊元帥在陝郡重創了叛軍,殲其近十萬人,賊軍定會避官軍的鋒芒,暫時止戰,固守洛陽及其他河南地的。家父覺得,如今安賊麾下的人馬還未回師范陽,他們也怕官軍趁勢攻取洛陽,北方的人馬應趁此機會,快速攻取范陽,斷叛軍後路。要是攻擊得手,沒了後方支援的叛軍,支撐不了多少時候,叛亂很快就可以平息的。”
郭晞其實是還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他父親郭子儀及另外幾路節度使揮軍攻擊范陽之際,楊晞在洛陽方向也展開攻擊的話,那定可使叛軍首尾難顧。
但楊晞在來時路上已經明確告訴他了,攻取陝郡後,潼關鎮軍需要休整,需要補充武器,不然沒辦法再戰。郭晞把楊晞這說法當成了是為了儲存實力,但楊晞這樣說了,他也不好在皇帝面前再建議。
聽了郭晞所說,李隆基撫著鬍鬚呵呵笑著道:“唔,郭都尉,剛剛楊愛卿向朕提了與你父親一樣的建議,看來英雄所見略同啊!楊愛卿這樣說,在潼關領軍的楊元帥也是這般認為,這些多人都這般認為,那朕還有什麼理由不同意呢?”
“啊?!陛下真的同意了?”郭晞完全沒想到根本不需要他費什麼口舌,皇帝就同意了此前他父親郭子儀數次上表請求卻不得同意的建議,很不可置信,看看一邊神情略顯冷落的楊國忠,再看看站在自己身邊、表情很豐富的楊晞,終於還是相信了。趕緊緻謝:“微臣多謝陛下的恩准!”
原本預料中難度非常大的事,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難道這都是楊晞之故?郭晞不得其解。
這裡殿上的李隆基又說話了,“朕會馬上下令。令郭節度使、李節度使所領人馬,急襲范陽。”
“多謝陛下!”郭晞又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