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指揮前軍的崔乾佑正騎在馬上,觀察著漢潼關城前的戰事情況,一名手臂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的軍士快馬而來,向他報告了這情況。
崔乾佑沒回話,只是微微地點點頭,剛才第一波衝擊的情況他都看到了,兩個方向各五百餘人的衝擊隊伍到現在只剩下不到兩百人,兩個方向都差不多,而唐軍先後只射出了三輪箭,也就是說,唐軍三輪共五千多支箭,就奪去了差不多五百餘名軍士的性命,唐軍的箭矢殺傷力不是一般的大。
崔乾佑當然知道這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他清楚攻擊潼關城的時候,只能用軍士的命去填,甚至寄希望於用軍士的性命,換取城頭上的守軍將箭矢射盡,力氣耗盡,那樣攻城的軍士才有可能進行有效還擊,及至登城!
唐軍總有力竭的時候,總有箭矢用盡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是他們有機會反擊的時候。
因此他也只能咬著牙下令,讓後續的軍士繼續往前衝,並伺機還擊!
命令由軍士飛快地傳遞下去,崔乾佑也繼續站在山坡上觀戰,他心裡也在咒罵著潼關這個鬼地方。要是潼關城地形不是這般險峻,他相信此時的戰況完全不是這樣,他麾下的軍士肯定有很多人已經攀著雲梯登城了。但現在,能衝到城牆下的軍士都屈指可數,即使有人僥倖衝到城牆下,也馬上被城牆上的唐軍射殺,將士們所帶的雲梯,也橫七豎八地扔在潼關城前,沒有一架立在城牆上。
他麾下有好幾萬將士,但現在能在幾個方向攻城的,也只有幾千人。其餘的卻是沒辦法衝上去,地形太狹窄了。當然這也是他無奈的感慨,要是在能在潼關城下展開更多的兵力,也不會出現近十萬大軍連續攻了近六個月,依然望關興嘆的事,說不定長安早已經被攻下了,更不要說潼關。
在幾個月攻擊潼關無果後,安慶緒、崔乾佑、田嗣真等將領在商量攻城策略時候,制定出了一條沒辦法的辦法,那就是以數百或者上千人規模的人馬,連續不間斷地攻城,以此消耗城頭上唐軍軍士的體力,消耗城頭上的箭矢,並找準機會登城。
在靈寶之戰之前的連續攻城行動中,指揮前軍的崔乾佑都是採取了這樣的方式,但卻沒收到效果。因為潼關城內貯存的箭矢數量太多了,而且還從長安方向源源不斷地運來,而潼關城內防守的唐軍軍士數量非常多,可以源源不斷地補充輪換,最終的結果就是苦攻六個月無果。
最終還是透過示弱的手段,成功地誘引哥舒翰出城作戰,在靈寶重創唐軍。
靈寶大捷後,無論是安慶緒還是崔乾佑或者田嗣真,都認為潼關的守軍已經無鬥志,只要他們大軍開赴城下,唐軍不開城門投降就是一窩蜂地逃走,卻沒想到還是遭遇了與先前一樣的抵抗。
不過崔乾佑心裡的想法已經與以前大不一樣,他清楚,現在的潼關城內守軍數量肯定不足,非常的不足,是經不起消耗的,只要在唐軍後援人馬未抵達前,連番對潼關展開攻擊,城頭上的守軍是守不住潼關城的,他用軍士的屍體可以消耗關城頭上唐軍將士的體力,用手下人馬的屍體都可以當雲梯!
因此崔乾佑也下令,不計傷亡地連續進攻,採用人海戰術,要是有畏戰不前者,殺無赦!
在崔乾佑的命令下,叛軍前赴後繼地往前衝!
第四十四章 真正的戰場
(感謝abccd5432書友的打賞!)
---------------------
楊晞站在隋潼關的城頭上,眼睛幾乎沒什麼眨動地看著漢潼關城方向的戰鬥。|看|書|吧|
隋潼關城的地勢比漢潼關城高上一截,站在隋潼關城的城門樓上觀望,除了漢潼關東南方向城下的情況看不太清楚外,其他地方的情景可以說一覽無餘,站在城門樓上觀戰的楊晞,基本能看清楚叛軍衝擊及城頭上大唐軍隊還擊的情況。
如果說李福德此前的幾次伏擊戰已經讓楊晞初步見識了冷兵器時代的戰法,那叛軍不計後果的兇猛攻城行動讓他進一步見識到了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同樣殘酷。後世熱兵器時代大規模的戰事楊晞並沒有真正經歷過,他所經歷的實戰只是小規模的特種作戰,人員的損失只以個位數,至多以十位數來計。
戰爭的殘酷是從那些記錄片或者電影中感受到,再加上他自己數次實戰的經歷,親手殺死過數名敵人,能預料到戰爭的可怕,但所有的一切都沒現在的感覺來的真實。
成群的軍士舉著盾牌,冒著城頭上連續不斷落下的箭矢,拼命往前衝,數不清的人被箭矢射中倒了下來,或受傷或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