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機體,能夠在海上活動,另兩個是以“閃電雙鷹”為原型發展起來的,作為左右翼,空中戰鬥力一流。不過整體速度一般,最重要的是它聲音極小,好處就看使用者如何運用了。當然這也是崇浩為將來會有空戰的朋友們準備的應急逃生裝置,不過人背上它們象一個小型人體戰鬥機。平時可以摺疊,需要時展開,也是思感控制,為朋友們加了思維作用放大器,以及記憶密碼,更方便安全。
“魔法球”,它是崇浩最看中的一個實驗品,一個組合變形機器人,它分三層,頂層為球狀機器人,次層為六個機器人,分別做球的頭、體、四肢六部分,除了代表頭的不可再分,其它每一部分都可同樣再分成六個小機器人,形成第三層。也就是最多它們可以變成31個大小機器人。
其實要不是主控制的電腦需要大量複雜運算控制,不能做得太小,崇浩原來的構想是把它們變成一樣,而控制中心也是分散式的,隊中的主控機器人可以多幾個,以保證在主控機器人被擊毀後,其它機器人仍然能互相配合指揮,成網路狀,除了序號排隊外,位置最佳的機器人自動成為隊長。
這樣任何一個“魔法球”就是一個精悍的機器人小隊。崇浩手上的“魔法球”是他製作的最小化實驗品,只有網球大小,主要作為偵察,危急時刻也可做刺殺、爆破用。現在嘛,還是一個逗人樂的玩具,因為它們會跳許多舞蹈,也能互相模仿人體武術格鬥。
以後將往大型和微型發展,配上武器後,將是非常可怕的機器人。而崇浩的簡化組合機器人原型也是從這裡來的,只是它們的戰術技能相對崇浩的理想狀態顯得太差。
但是一旦將來崇浩專心研製改進的話,它們將是一支非常強大可怕的“魔法球”軍團!
事實上後來它們都成為可怕的機器存在!
此外還有為大家準備的特製貼身防具,外形如同保暖內衣,此外還有配套的襪子、手套、頭套,都是他親自制作的。分成兩個箱,後面就需要分別發給男女生。
“呵呵,朋友們!你們得見天日的時間來了!”拍著整理好的箱子,崇浩滿意的笑了笑。
忙忙碌碌的弄到早上10點,崇浩才衝了一個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