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討來了一碗熱湯給姚妃喝了,便說:“安人,我這裡是河北大名府內黃縣麒麟村。不知安人住居何處?”
姚妃娘娘也是蕙質蘭心之輩,想清楚了來龍去脈,便開口道:“妾身乃是相州湯陰縣孝弟裡永和鄉岳家莊人氏,因遭洪水泛漲,妾夫被水漂流,不知死活,人口田產盡行漂沒。妾身命不該絕,抱著小兒坐在缸內,淌到此地來。”說罷,就放聲大哭。
各位看官,自古女人就有3件利器防身:一哭二鬧三上吊。姚妃娘娘此時還能使出“哭”這一招,好生利害。
王善人對王安說道:“這麼遠的路途,還一直漂流到這裡,想想都令人害怕!”
王安回答:“救人一命,勝做七級浮屠。員外就做件好事,救他母子兩個,留在家中,做些生活也是好的。”
善人點頭同意:“說得有理。”
王善人便對姚妃道:“老漢姓王名明,在此地頗有些名聲,舍下就在前面。安人若肯,到舍下權且住下,待我著人前去探聽得安人家下平定,再差人送安人回去,夫妻父子完聚,不知安人意下如何?”
姚妃回答:“多謝恩公!若肯收留我母子二人,真乃是重生父母。”
善人笑了笑:“好說,好說”
善人叫王安扶了姚妃出缸,對著那些鄉里人說道:“這個你們都要搶了去?”眾鄰舍笑著員外真是個呆子,東西不搶,反收留了兩個吃飯的回去。
王安先回去報知何氏院君。姚妃娘娘慢慢的行到莊門前,院君早已出莊迎接。
姚妃進內,見過了禮,分賓主坐下。姚妃向眾人哭說了一番災情之慘重,夫婦家人突遭分離的苦況和黃河上漂流之險阻。講到傷心之處,果真令人聞者傷心,聽者垂淚。院君與府內眾人紛紛嘆息不止。
當日院君吩咐下人打掃東首空房,安頓岳家安人(從此姚妃變作岳家安人)住下。
說話間,嶽安人在王善人的莊園已經住了一個月,而新生的小嬰兒也到了滿月之喜。不知怎滴,小嬰兒開始啼哭不止,連郎中也束手無策。
小嬰兒接連哭了三天三夜,眾人正自彷徨,忽然家丁來報說有道長來訪。善人與管家王安及家丁一同出莊迎接出得莊門,只見來人年紀輕輕,高大魁梧,披頭散髮,身穿淺藍色輕塵淨衣,腳著黑色淨近芒鞋,微風吹過,說不出的瀟灑。竟然是終南山修士王重陽。
王重陽看見眾人出莊,便朝著中間的王善人唱了個喏:“員外,貧道稽首了。”
善人連忙答禮,並請王重陽入府上坐。王重陽也不謙讓,便就坐下。
上完茶,王善人問:“老師何處名山?今到舍下,有何見諭?”
王重陽答道:“貧道王重陽,師從華山一脈,現在終南山結廬修煉。今奉師諭到貴莊來治療小兒啼哭不止。”
王善人連忙叫人把嶽安人母子兩人請到大堂。小兒還在啼哭。
王重陽見到了嶽安人,也不說話。仔細瞧了瞧小兒的五官,用手探了額頭和手腳,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正在莫名其妙之際,王重陽抱起嬰兒,讓善人尋了個不透風的房間,把小兒放在床板上,用棉被墊著,脫掉小兒的衣服,在那邊廂小心翼翼地推拿起來。
約莫過了一炷香時間,王重陽抱著嬰兒出來,嬰兒已經酣然入睡。
眾人讚歎不止。
王重陽問嬰兒已取名否,嶽安人搖頭說沒有。王重陽便對安人說:“安人黃河漂流時,頭頂有鷹鳥飛行護衛,那孩子就單名一個“飛”,字“鵬舉”。安人意下如何”
嶽安人連忙說好
“此子與華山有緣,七年後華山自有人前來收徒。”說完,王重陽從衣袖中取出一小包藥丸,交給嶽安人。說:“這是定神丸,專治小兒受驚啼哭,用時將外表蠟殼去掉,取出藥芯,放置溫水中融化,然後給小兒吃下即可。”
然後又掏出一封信,說:“這是定神丸的丹方和製造方法。如定神丸不夠,自行製作即可,要小心察看!”
各位看官:這定神丸因為療效神奇,從此逐漸四散傳開,並流傳到嶺南,成為兩廣地區新生嬰兒的必備品---保嬰丹。這是後話眾人又重新回到大堂坐下。奉過茶,王善人小心地問道“這孩子是什麼來歷,要勞駕王仙師親自前來費如此功夫?
王重陽讓善人把閒雜人等都叫出大堂,只留下善人夫婦,管家王安和嶽安人母子。啜了一口茶,概嘆道:“此子乃天庭武曲星君降世,將在人間成為武穆鄂王,經歷18劫難,最終成就武聖人,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