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利過大。

雖然高宗皇帝自己違反了組織原則,私下給了秦檜一部分他不該有的權利,但是,假如趙鼎和王庶兩人堅決不辭職,起碼能對秦檜有所制約。

遺憾的是,他們兩人都選擇了辭職和不爭。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了。為什麼要不爭呢?

是的,孔子是說過:“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可是,在《論語?泰伯章》中,曾子也曾經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按照曾子的說法,趙鼎和王庶就應該堅守崗位,與秦檜死磕到底。方正他們兩人又沒有犯什麼過錯。

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假如。

而趙鼎和王庶不爭的結果,直接成全了秦檜成為獨相的願望。

秦檜的這招“釜底抽薪”確實厲害。一下子就解決了高宗皇帝的幾位丞相,但是秦檜漏算了一點………………其他文武官員和廣大百姓們的反應。

張通古的四個條件實在是太過分了。面對如此的奇恥大辱。很多稍有血性的官員,無不怒火滿腔。

最先提出抗議的是江南重鎮平江府的丘知府。

當金國的特使團到達了平江府之後,知府大人帶頭絕決招待。

想叩拜,做夢!

說我不稱職嗎,可以,我辭職。

這可是一省之長,堂堂封疆大吏的舉措。而隨著他的辭職,一場空前強烈的官場風暴席捲了整個南宋朝廷。

先是軍方的大佬站了出來。

這一次韓世忠忍無可忍。率先發言。

“今國家避地東南,目前軍勢賊尚提防,雖謀吞併,未敢輕易深入,故用此謀,詐許交還陝西,意望移兵就據。分我兵勢。其賊必別有謀畫,志在一舉,次要傾危本朝,絕彼後患。況陝西諸路,出兵產馬,用武根本之地。豈肯真實交割,資助我用?顯是巧偽甘言以相誑賺。切恐使人暗贏陛下禮數,輕賜許諾,傳播四方,人心離散。士氣凋沮。事系安危,在此一次。委非細事。”

除此之外,韓世忠強烈要求立即開戰。他再次強調,要去最緊要的陣地。

高宗皇帝壓下奏章,不予理會。

見此情形,韓世忠要求單騎入京,當面陳述。

高宗終於回話了,要他老實待在駐地,不許移動,並且預先給了他個任務,金國的使者回國時,由韓世忠部派軍隊護送。

這是秦檜的意思,讓韓世忠想劫持使者的機會都沒有,除非他想監守自盜。

岳飛就不用說了,他在這方面從來沒有讓高宗皇帝滿意過。

在新任首相秦檜大人的唆擺之下,這時高宗皇帝考慮的是如何去提防岳飛,以免讓岳家軍變成淮西軍第二,變成一支叛軍發動政變。

前首相李綱的上書引發了第二波的反抗高潮。

李綱在奏章裡寫道:“……金人變詐不測,貪婪無厭,縱使聽其詔令,奉藩稱臣,其志猶未已也。必繼有號令,或使親迎梓宮,或使單車入覲,或使移易將相,或改革政事,或竭取租賦,或朘削土宇。從之則無有紀極,一不從則前功盡廢,反為兵端……”

對於李綱的奏摺,高宗皇帝在紹興八年十一月十九日發出了一道詔書:“大金遣使至境,朕以梓宮未還,母后在遠,陵寢宮闕久稽汛掃,兄弟宗族未得聚會,南北軍民十餘年間不得休息,欲屈己就和。在廷侍從臺諫之臣,其詳思所宜,條奏來上,限一日進入”

高宗皇帝本來是想群臣能夠上點同意議和的奏章,以此來擁護自己的決策和平息這次群臣百姓之憤。可沒想到引發起反對議和的大高潮。

吏部侍郎晏敦覆上書。

權吏部侍郎魏矼上書。

吏部員外郎許忻。

胡埕、張擴、凌景夏、朱松、常同、範如圭聯名上書。

戶部侍郎李彌遜上書。

監察御史方庭實上書。

等等

一時間,朝中文武百官的上書象雪花一樣送到高宗皇帝的手中。這些上書都表達著同一個意思………停止和金人講和。

在這一輪的上書中,影響力最大的要數樞密院編修官胡銓的奏章。

胡銓的說法是:“……陛下一屈膝,則祖宗社稷之靈盡汙夷狄,祖宗數百年之赤子盡為左衽,朝廷宰執盡為陪臣,天下士大夫皆當裂冠毀冕變為胡服,異時豺狼無厭之求,安知不加我以無禮如劉豫也哉!夫三尺童子,至無知也,指仇敵而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