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等候歐美使節的到來,這是個三十左右的中年人,眼睛細長,唇下留著一團鬍鬚,陪坐於下首的是內大臣兼大納言廣忠。
君臣二人並不說話,雙目微眯,也不知過了多久,外面突然有人喚道:“英吉利國使者寶靈、法蘭西國使者布林布隆、北亞米利加使者麥蓮、北亞米利加東印度艦隊司令佩裡、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阿物思裡特山、西班牙海軍中將費爾南德、普魯士使者布呂克尼、奧地利使者吉烏來與葡萄牙使者基馬良士覲見!”
“嗯?”君臣二人紛紛張開眼睛,向下看去,正見一行洋人快步走來,目中不由現出了一抹淡淡的憂色。
近十年來,隨著米國將軍佩裡率艦隊強闖江戶灣開始,也就是所謂的黑船事件,英國人、米國人和俄國人的軍艦不斷入侵日本,引發各種糾紛衝突,雖然日本方面秉持忍讓的態度,與米、英、俄、荷分別簽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貿易協定,卻仍然阻止不了洋人的貪得無厭。
而今日倒好,上百艘洋人軍艦在大阪灣登陸,除了英國、米國和荷蘭,又來了奧地利、普魯士、西班牙和葡萄牙,這是群狼撲食日本島的節奏啊!
廣忠自嘲般的低聲道:“陛下,洋人來京都而不是去江戶,這至少說明,洋人是奉陛下為日本之主的。”
德川幕府在執政的二百多年間,從來不準天皇參與政治,卻由於黑船事件的影響,為了減低各藩的反對聲音,推卸責任,於是提出以天皇的名義締約,並且破例邀請各大名、藩士、學者、甚至平民,針對開埠之事提出意見,這使得天皇及其朝臣、大名及其家臣,紛紛舉起了救國的旗幟,趁機躍上政治舞臺。
雖然由於洋人的介入,讓孝明看到了一絲天皇重掌實權的希望,可是壓力也是無比沉重,稍有處置不當,就會給幕府方面抓住藉口,指責皇室賣國,而問題是,洋人氣勢洶洶前來,不給點甜頭,不賣國,能罷休嗎?
隔壁的清國就是個最好的例子,由朝庭賣國引來的各種起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