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記憶來抄,如此之下就等於把這些書籍在自己心裡過目了一遍,而且還是過目得非常仔細!

想想看,一邊要在腦海裡一個字一個字的回想,手底下還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出來,這不仔細能行嗎?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所謂的“耳濡目染”。如此之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要憑自己的水平寫上一本不錯的書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不過這些,宗無上自然想到了,但這都是日後的事了,起碼他現在就決定以後把自己知道並且熟讀的那些暢銷書給抄完之後,他就不會進行寫作了,也不再當寫手了!

暢銷書和娛樂圈其實是一個道理,都分為了兩個種類,一個是華語文化圈,一個是英語文化圈。

相對來說,英語文化圈內的暢銷書很容易的就能擴散到華語文化圈,而華語文化圈內的暢銷書要擴散到英語文化圈那就是千難萬難了,基本上是沒什麼成功的先例。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是文化衝突的問題,其實這都是屁話!

為什麼以華語等亞洲語言為主的暢銷書在歐美就折戟沉沙,而以英語為主體的書籍在歐美等傳統英語文化圈的國家暢銷之後,到了中國等亞洲各國一樣會暢銷?文化衝突難道我們這邊就不衝突他們了?另外也別說什麼是翻譯的問題,這會笑死一大群人的。

而這些,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國力的問題!

由於歷史的問題,亞洲各國到了現在都是弱國,不是軍事弱國就是經濟弱國,還有的就是政治弱國,比之英國等英語文化圈內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及軍事實力那都是差了老大一截。特別是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更是超乎所以的強大,基本上而言是領先全球不下五十年的差距,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這些,自然而然的造就了英語文化的巨大影響力。

對強者的膜拜,是自古皆然的道理!

宗無上想要將“東方明珠”這個作者身份的影響力發展到頂點,不可避免的要向英語文化圈進軍,寫上一本或者幾本以英語為主的暢銷小說。當然,在這之前,他還得把華語文化圈這一塊給搞定了先!

雖然現在有著“武俠大家”“新生代小說宗師”等等名氣極大的頭銜,但是比之金庸等人還是弱上了不少,這些都是時間沉澱的問題,並不是說人氣以及影響力的問題。因此,宗無上還是打算再寫上幾本華語小說,徹底將“東方明珠”這個筆名的巔峰地位給奠定下來,不說別的,起碼“新生代小說之王”的稱號還是要拿下的。

這個稱號,他也不要大眾說出來,只需成為一個無冕之王就好了。

仔細想想,現在寫了一本繼承金庸遺風的《崑崙》,一本在金庸格局之外略有創新突破的《誅仙》,這兩本一前一後,不消說,也可以看出寫作之風是在努力突破金庸等人構造的武俠寫作方式。雖然宗無上在寫這兩本書之前並沒有想到過這些,但是他現在仔細一想,卻發現自己隨意的舉動竟然會有如此奇妙的結果。

因為按照現在這個情勢來看,一本繼承,一本略有開創,那麼他下一本小說毫無疑問的是要徹底突破金庸等人構造的武俠小說寫作方式,開一派之風,可為新式武俠!

這是一個意料不到的結果!

“我都這樣想,外界有心人肯定也是這樣想了!”宗無上想到這裡,雙眼不自禁的一亮,暗暗感嘆世事之奇妙。

既然接下來要的是突破風格,開創另外一個小說體裁,那麼思考也就變得簡單了許多。宗無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修仙體裁。

《誅仙》中號稱是修仙,但其實而言卻是寫的武俠,寫的言情小說,只是將武俠小說中的招式啊、內功啊改成了道家的一些修仙術法以及法門而已,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而下一本要開創,那麼就將《誅仙》未完成之事情完成,果斷的開創到“修仙”這一體裁之上就行了!

前人寫神仙鬼怪之類的小說,都是以旁觀者的態度去寫,像《蜀山劍俠傳》《封神演義》《西遊記》等等,都是如此,主要人物多得一塌糊塗。外人看這樣的小說之時,只覺得是在看一部電視劇,覺得很精彩,但也僅是如此罷了。至於要說代入感麼,那就欠缺多了,甚至可以說是沒有。

而後世修仙體裁的小說則不同,雖然整體而言格局顯得單調,藝術品味也顯得薄弱,但是論情節構思之巧,想象之奇,代入感之強,那就要遠遠超出了。修仙型別的小說,勝在的就是“巧、奇、代入感”這三個方面。

當然了,寫這型別的小說,難免會給人以勢弱的感覺。不過不要緊,宗無上“東方明珠”這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