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多餘的水倒掉後放在太陽下曬乾就成。
不過在海水村,很少人會這樣專門去洗薯粉。因為海沙村平時有吃蕃薯絲粥或者是蕃薯碌粥(蕃薯絲粥就是把蕃薯用薯銼銼成絲再煮粥,而蕃薯碌就是把蕃薯切成小塊再煮粥)的習慣,在煮蕃薯絲或者是蕃薯都會洗蕃薯,所以每家平時也都多多少少存下點薯粉,今天晚上的薯粉就是王鐵和馬二爺這幾個已經有家有口的人帶來的。
象趙海生這種“孤家寡人”的家裡是不可能有這種東西的。
在海沙村用來做“掖粒”的多用薯粉,而不是麵粉,與麵粉相比,薯粉的口感更好,更有彈性,也更“結實”。
薯粉曬的時候一般都會結在一小塊一小塊,所以在做“掖粒”之前是要先把薯粉捏碎,然後用酒瓶子碾成細沫狀,最後還要拿一個孔子很小的網狀篩子篩過一遍之後才行。
把薯粉倒出來堆在桌面上,圍成一個小圈,再倒下清水,過了一會,等水把薯粉都泡得有七八分溼之後,趙海生再慢慢地加入乾的薯粉,看到差不多了,趙海生停下手來,把薯粉都堆到一起,用力地揉了起來。
二三十分鐘之後,薯粉就透了,這個時候還沒有完,做“掖粒”是不用趕皮的,所以這粉就得要稀,趙海生拿個一個小盆子,把薯粉放進去,加上水泡了起來。
其實如果是為了省事,是可以直接把薯粉放到盆子里加上水泡起來就可以,但是這樣很有可能會出現有些薯粉會泡不透的情況,或者是結在一起,影響口感,所以趙海生都習慣用自己的方式來處理。
泡了近二十分鐘,趙海生倒掉一些水,再用手下去和,直到薯粉變成比較粘稠狀的“糊糊”。
趙海生兩個手指捏了一下糊狀的薯粉,感覺到指間的細膩如脂,知道這是上等的薯粉,自己這一番動作也夠了火候,所以才有這種手感。
“水開了沒有?”趙海生向在看火的潮磊叫道。
“開了開了,剛開的。”
在這些人之中,趙海生是自願要來做這件事情,而大家也都知道趙海生做得一手好菜,自然是懶得動手,而趙海生既然都出馬了,這伙頭軍自然也就是潮磊這些人了。
“把鍋蓋開啟!”趙海生叫道。
潮磊把鍋蓋掀開,一股白色的水蒸汽蒸騰而上,趙海看到這股蒸汽就知道水溫夠了。
這做“掖粒”是用水煮,所以這水溫得夠,要不這糊狀的薯粉一下去,不是散開就是沉到鍋底,粘在上面,這樣一下子就焦掉,這樣就真的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好湯”了!
所以說,這煮“掖粒”最關鍵的是一是要把薯粉和得好,一是這水溫一定要夠,必須絕對地“滾”!
趙海生用手“撈”起薯粉,用手握著,然後大姆指和食指環成圈,“擠”出兩個姆指大薯粉團一粒一粒地放了下去,在熱水之中,放下去的薯粉馬上被煮熟,一粒一粒地翻滾著。
趙海生的手不停,一下接一下地飛快,一大盆的薯粉很快就放完了,而一大盆的“掖粒”也就成了。
“掖粒”的做法勝在簡單,但是卻也好吃。可下鹽,也可以下糖,這就看個人的喜好了。
“可以了,多少人要甜的?多少人要鹹的?”趙海生叫道。
“我要鹹的!”
“我要甜的!”
最後下來,還是想吃長城甜的多。海沙村就在海邊,這吃鹽自然從來不缺,可是這吃糖的機會就不多了,特別是白糖!
在這個時候的農村,白糖甚至是被當作是“救命”的藥,平時都根本舒不得吃,等有個頭暈的時候才拿出來沖水喝一碗。
前段時間趙海生買了一罐回來,給大家瞧見了,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都在搶著說要吃甜的。
“知道你們都在盯著我的白糖!”趙海生一邊笑罵著,一邊拎出了糖罐。又拿出一個大海碗,先是給自己分出一碗來,準備一會弄成鹹的吃。
擰開罐子,就著火光瞧了一眼,現罐子裡的白糖雖然說是白糖,但是也許是由於工藝技術的原因,還遠沒有十來年之後常見的那樣白,而且顆粒也有點大,足有小半粒米那樣大,只不過這個時候的東西都是貨真假實,這糖雖然看著賣相不怎麼樣,但是這才一擰開罐子,就衝出一股糖香,甜甜糯糯的,讓趙海生都不由得抽了一下鼻子。
抖動著罐子,讓糖象是細沙一樣紛紛而下,
糖粒落到翻滾著的水之中,馬上消失不見,很快的,蒸騰而起的水汽之中也夾雜著陣陣膩人的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