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成想了一下又笑著說:“說起來也怪,他們外國人蔬菜都喜歡生著吃,還叫做什麼沙拉,這樣就衛生了?既然這樣衛生,那麼我們這個煮的湯為什麼又不行了?”
“哈!這是因為他們看的清楚那些沙拉是怎麼樣來的,而我們這個湯,如果你告訴他們說你用大量的豬骨頭熬了十來個小時,然後再加上其它的如當歸、沙參或者是別的一大堆藥材調味,而且最後還告訴他們說這個,湯還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燙菜的,你想,他們多難理解?再說了,我們放了這麼多東西進去,每一樣他們都在進行衛生的檢查,這裡面比一個小生菜沙拉多了多少的程式?他們不頭暈才怪呢。”“趙海芒聽了孫喜成的話,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說。
孫志成也不由得摸了一下自己的鬍子,點頭說:“確實是這個道理,咱們的菜很多時候是看不分明的,他們什麼都要拿去化驗一下還不得頭疼要死?還不如干脆說我們的不衛生就走了。”
“呵,雖然說也不全然如此,但是這個確尖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吧。當然,我們的一些飲食習慣也是有不符合衛生的地方,不太能接受也正常,如我們可以一桌人都把筷子伸到一個鍋裡夾菜吃在他們看來就很奇怪,在這一點當然如果從衛生來說是不太文明的,但是這畢竟就是我們的生活習慣嘛。”
趙海生笑著說。
“呵,咱們中國人吃東西不僅僅是要吃好,還要吃個熱鬧,一桌人都夾一盆菜,這樣才熱鬧,都只吃自己的盆子裡的,有什麼意思。不過話說回來,他們的觀點當然也是有道理的,不過正如你說的那樣,確實是一個,民族的生活習慣。這事情沒有對與錯。”
孫志成有點不以為然的說。確實,在所有人的中國人看來,一桌人都用各自的筷子夾一盆菜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確實,趙海生知道十來年之後慢慢地出現了所謂的公筷。也不是說沒有用,但是最後還是沒有辦法推放開來,卓竟這與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不太適合。
飲食習慣其實是數千年下來養成的一種文化習慣,不是說改就改得了的。
當時趙海生就沒有什麼使用公筷的習慣,當然,如果吃飯的時候有人提出使用公筷,他也不會反對,只是下一次就再也不和這樣的人一起吃飯就走了。
趙海生看到已經把最主要的配菜青菜的做法確定下來了,就笑著對孫志成說:“孫老。您看今天咱們要不就到這裡,明天開始咱們研究一下我們的飯應該怎麼樣煮,怎麼樣?”
“行,沒有問題,那咱們明天接看來。”孫志成笑著說。
聽到趙海生這樣說,他就知道趙海生肯定是不滿足只是在自己的快餐連鎖店裡出現一般的白飯了,對於趙海生會有什麼新的主意,孫志成也很是期待。
昨天趙海生與孫志成提出合作開辦快餐連鎖店之後。孫志成說要三天的時間來考慮一下,但是事實經過一夜孫志成就已經下定決心了。
兩個人都是雷厲風行的人,所以說這大的合作方向確定之後兩個。人就已經開始研究未來的開餐店的菜色了。
“由於我們是快餐店,所以說這個菜自然就得是快的,所以我建議定下十來道菜。而且這些菜都是能快生產的。”與趙海生不一樣,孫志成由於在酒樓方面有比較多的經驗,所以說他的話趙海生是必須聽的,而且這也是他找孫志成一起合作的最大原因。
趙海生知道自己雖然是一個美食家,甚至是一個世界上頂尖的廚師,但是畢竟不是萬事通曉,在具體的經營方面自然是要聽聽孫志成這個,專業的意見了。
趙海生點了點頭,說:“沒有錯,我也是這樣子想的。”
在十幾年之後。這類的快餐廳有幾家的相當有名的,就是用這樣的一種方式,所以說孫志成的這個意見一提出來就馬上得到了趙海生的。
而且這也是這種快餐店能做到快的唯一途徑,如果你列出一長串的選單給客人選擇。那就要配上足夠多的原料和人手,這樣一來想快就根本不可能的了。
趙海生又想了一下,說:“我覺得應該在大概十種菜式以內,當然,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可以根本情況考慮一次性更換新的菜式或者是推出新產品的方式來保持顧客的新鮮感。”
“這個辦法不錯,這樣就能穩中求變,又能滿足我們快的要求孫志成想了一下,知道趙海生說得有理,如果一直保持著整個菜式不變,雖然快走快了,但是也很容易讓顧客感到厭倦,這樣的話那就不能保持對他們的吸引力了。
所以說趙海生的這個辦法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