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來嗎?”
蘭玫瞪大雙眼看著太子,壓根沒想到一直愛惜的人,竟然能夠說出如此無情的話,憤憤回道:“是啊,我就是氣量小,看不得你跟別人好,我還以為你會跟我一樣。”
“我告訴你,羅德鐸甫,我現在的心裡只有你一個,你不要為我身邊的花花草草生悶氣,我是沒有辦法讓他們離開的,而且她們很可憐,因為嫁給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我不可能為了你清貞守節,我也不希望你為我這麼做,這對我毫無意義。你是你家唯一的血脈,你姑姑還有蕭元帥,都不會讓你這麼做的。”
楚王一臉痛苦地扭過頭,雖然理智上知道蘭政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的,但蘭玫就是聽不下去,為什麼自己就不能跟蘭政長相廝守呢?如果蘭政不是太子,自己不是他的皇弟,那該多好啊,可是這不是自己所能夠掌控的。
太子只好再次上前摟住蘭玫,對方沒有再推開自己。蘭政任由楚王埋在自己胸前,扯住衣襟無聲地落淚。
12
今日,太子接待遠道而來的十世班禪,現在活佛大人正和殿下一同泛舟乾池,欣賞皇家庭院的湖光山色。船艙之內,塵央低頭專注撫琴,這些日子在蘭政的點撥之下,他的琴技已經接近宮內的頂級樂匠了。繞樑的樂音讓活佛頓生好感,對中原之地的瑰麗文化早已心生仰慕,如今能夠在帝都皇宮接受漢樂的薰陶,實在是太好了。
班禪活佛坐著品嚐著武夷山的觀音王,自得其樂。太子坐倚窗前,心情說不上好,懶懶地看著對岸群山,思緒卻回到半個月前。
太子在軍機處參加議政時,蘭蒼拿出連夜加急,自西北發往京城的奏摺。蘭政翻開仔細閱讀著,西狄頻繁來犯我邊疆,情況還愈演愈烈,上面寫道希望朝廷加派兵馬鎮守。
蘭蒼問道:“皇兒看完了,有什麼想法?”
“據兒臣所知,此事乃事出有因。”
“哦,原來皇兒知道箇中原因。”
“根據信報,這次侵擾我邊境的狄人,並不是他們部落的正規兵馬,而是逃荒的平民。因為狄王在不久前駕崩,王子們為了王位爭鬥激烈,部落分崩離析。政治動盪自然民不聊生。幾位王子各自派軍隊收取百姓稅收,好多牧民都因為經不起重複繳稅,最後連牛羊都養不活,只好跑到漢地逃荒。”蘭政認真詳細地說著:“兒臣認為,應對這些饑荒的狄民,光憑武力是無濟於事的。”
“太子認為該如何是好呢?朕願聞其詳。”
“兒臣認為,對狄民可以使用懷柔政策。西北地廣人稀,可以透過賑濟糧食作為條件交換,讓狄民留在西北開荒拓土。前五年必須安分做好拓荒工作,否則拉去服刑。五年之後,土地則歸從事開拓狄民。種田的話,朝廷可以從漢民手上購買玉米種子,按照約定好的稅率為前提借給他們。若是選擇放牧的話,就讓他們過了五年之期以後,自己想辦法。如此朝廷既保護了當地漢民不受侵擾,也讓本來閒置的土地有所產出。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蘭蒼聽完太子的話後連連點頭,滿意地捋著鬍子。如此手段,一聽便是漢人的智慧,確實是戎馬半生的自己所想不到的。
“但是現在最重要的是保護當地漢民不受侵害,所以,還是派一支軍馬到西北比較合適。”蘭政頓了頓,又說道:“而且,要落實兒臣剛才的方案,軍隊會有很多跟官府打交道的機會。所以兒臣認為,派一位比較善於溝通,對漢人歧見不深的將軍,在之後的運作上能夠事半功倍。”
“皇兒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兒臣推薦海嵐清。海將軍在軍隊裡面有足夠權威,才踏入而立之年的他,思想不若元老將軍們僵化,漢族官員對他的風評頗佳。綜合起來看,海將軍確實是首選。”
在送別海嵐清前往西北的儀式上,坐在高臺之上皇帝身旁的太子殿下,看著楚王依依不捨地跟海將軍道別。蘭玫走到海嵐清跟前,二人談了很久很久,不知道在說些什麼,蘭政雙眼一直盯著他們不放,秀致的臉容保持著一貫的笑顏。只能心裡安慰自己,海將軍是蘭玫的恩師,感情好是正常的。
只是沒想到,第二天楚王就踏上長生宮,找太子殿下了。蘭政見他來找自己,內心自然是欣喜的。正沈浸在喜悅之中的他,卻被楚王劈頭劈臉一句話問得臉上失去表情了。
“要海嵐清去西北是你出的主意吧,太子殿下?”
原來是因為這件事,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蘭政保持一貫的好脾氣,頂著熟悉的笑臉回答:“確實是我的主意,皇弟有什麼意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