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西厥人多,還是讓他們搶了人跑了。
這場驚心動魄的事情發生得猶如話本小說裡的故事。
北堂曜日和司耀輝瞭解了事情經過,也不由大嘆天意弄人。
第十章
這邊海蓮娜的身世傳開,在被送往靈隱谷的路上被人劫走,言子星在燕州暫時還一無所知,他來到虎陽城,是因為半個月前得到訊息,拓跋玉死了。
拓跋玉不是被拓跋真殺的,不過死得很窩囊。
他原本帶著殘餘人馬跑到南邊,想投降明國,但守城的將領在得到皇上的旨意前不敢讓他進城,只允許他駐紮在城外,同時快馬加鞭向遙京送報。
拓跋真卻先一步得到了訊息,他要趕在明帝接受拓跋玉的降表前制服他,否則拓跋玉有了明國的庇護,他便不好動手了,這才匆匆離開遙京。
他命人制造出抓捕拓跋玉的假象,拓跋玉不能進城,聽說拓跋真派了大隊人馬前來,心下驚慌,來不及等明帝的旨意,便帶著人馬向西倉皇逃跑。
原本追隨他的殘餘部隊有數千人,但在逃跑的路上人數越來越少,他們駐紮在明國城外,更有不少人偷偷溜進了明國的山林,到最後還追隨拓跋玉的,不過區區數百人了。
拓跋玉被拓跋真逼得慌不擇路,他的母親是布闥族長之女,布闥族在草原西北之地,他卻一路被逼著南逃,離得越來越遠,無法搬救兵,此時走投無路,他便想穿過西邊的西域諸國,繞道回去找布闥族。
誰知他們剛進入蒙芷國,便被守城的邊將發現了。蒙芷當年是被老北堂王北堂傲攻破的,如今是明國屬國,那守城的邊將也是明國人,他見拓跋玉這隊西厥人馬在蒙芷境內穿行,便下令圍剿。
拓跋玉想說明他們只是借道路過,但那守將下令發箭,他只好帶人躲避,正好附近有片樹林,他便帶人躲入其中。
西域氣候炎熱,林中多生活著一種劇毒之蛇,當地人叫三步蛇。意思是被它咬了,三步即死。
拓跋玉也是倒楣,他的坐騎正好驚動了一條躲在草叢裡的三步蛇,那蛇上來一口咬在馬腿上,馬一聲嘶鳴,揚起前蹄。當時拓跋玉心慌意亂,措手不及,登時被甩了下來。
結果就是那麼巧,拓跋玉落地時,後腦正好撞在一塊不大的石頭上,就這麼摔死了。
事後拓跋真得到拓跋玉的死訊,也是一陣啞口無言。
他們西厥人生於馬背,長於馬背,可說騎為比走路都熟悉,結果拓跋玉卻是從馬背上摔死……這等死法連拓跋真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拓跋玉的手下見主子死了,便抬了拓跋玉的屍首降了拓跋真。他們到底是西厥人,不願離開草原。
拓跋真將這些人收攏了,又把拓跋玉按照西厥人的習俗葬了,對外只說拓跋玉是在蒙芷城外被蒙芷人射死的。這個理由既不會太丟人,也不會讓自己背上一條殺弟的罪名。
這些事都處理完,他也該回草原了,可是他差點回不去。
為什麼?因為身體不適。
從離開遙京之後他就經常覺得疲憊,開始以為是這一陣勞心勞力,累著了,緩兩天就好了,誰知後來精神越發不濟,更開始嘔吐。
這一吐,當真是天翻地覆,早也吐,晚也吐,幾乎連馬都騎不了。
拓跋真臉綠了。
上一次懷海蓮娜時,他幾乎沒有任何反應,直到五個多月,肚子都大了,才因和言子星打架發現了這件事。
這一次他反應極為厲害。開始還沒想到,但拓跋真曾經有過幾個孩子,也見過自己的妃子懷孩子時的樣子,便是再遲鈍,也隱隱猜到了。
因他這次出來極為隱密,只是帶著幾個心腹輕裝簡從,沒有帶著大夫,又不方便尋醫,只好壓下心裡的忐忑,等回到草原後再讓老師阿素亞幫他看看。
不過他反應太厲害,動不動就難受想吐,實在騎不了馬,處理完拓跋玉的事情,他便藉口自己舊傷復發,讓人準備了馬車,動身返回王廷。
「嘔……」拓跋真捂著胸口抱著一個痰盂,坐在馬車裡狂吐不止。
貼身護衛阿木此時也兼職小廝,在車外道:「大汗,您怎麼樣?」
拓跋真有氣無力地道:「沒事,暈車罷了。現在到哪兒了?」
阿木道:「已經過了莫西草原,再過幾天就到王廷了。」
拓跋真點點頭,道:「我這幾天舊傷復發,無法騎馬,只好坐馬車趕路,行程上就慢了。你派人給秦將軍報信,讓他派人來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