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家裡做客。回來的路上遇見了個人,那人說他命裡無女命。他父皇大怒,這不是間接咒皇室無後麼!當即叫侍衛將此人亂棍驅逐出陵城,永不許踏入此城一步。時光飛逝,當年肉呼呼的奶娃娃已經長成為一位高壯且俊朗的少年。
少年意氣風發,走到哪裡都能將人的眼球緊緊抓住,這年他剛18。他父皇偏不信邪,就在這年讓他與一位豪門千金喜結良緣。二年後,這位女子誕下一子便是今日的太子周懷天。可當周懷天三歲那年,他卻永遠的失去了愛他的母親。
後來幾年,周盛安的其餘兩個兒子也相繼誕生,期間也續過兩次弦。可令人不解的是,凡是做他正妻的女子皆活不過五年且無所出,除了第一位生了個兒子外。簡直是天意弄人,待他第三位正妻亡故,剩下的那兩房小妾也相繼病故。這下子,再沒人願意將自己女兒嫁與他了。這種事情,老皇帝也不好強求。沒多久,連老皇帝自己都撒手人寰再也管不了了。因為前車之鑑,當時又正逢皇室開始衰弱,周盛安自己都顧不上娶妻納妾之事,反正膝下已有三子,足矣。可是,在這第四個年頭,他怎麼又想立後了呢?王演之眯起眼睛,哼,該不會是想翻身吧。早知當年他就不該手下留情,應當殺掉他那二兒子才對!
免得如今他還抱有幻想。可是看朝臣反應,似乎都很積極,更有甚者居然今天向他叫板。呵呵,王演之冷笑一聲,他們就不怕自己女兒死於非命?還是說他們根本就是在投機?居然還能投到自己身上,真的是打的好算盤吶。想明白後,王演之當即決定,如若新立的皇后日後有孕,他便將此子殺於腹中了事。隔日一大早,早朝上依舊是立後聲不斷,大臣似乎都忘記了周盛安無女命一說。簡直到了群情激動,就差以頭撞牆死諫的地步了。
一片喧鬧聲中,幾日來都沉默不語的王演之終於開動尊口。他起身向著周盛安一拜,說:“幾日來老臣皆閉門家中思慮立後之事。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樂,之前是老臣疏忽了,還請陛下責罰。” 譁!大臣們議論聲更大了,同意了,最可能反對立後的人居然同意了!周盛安笑笑,然後示意大家安靜,說:“既然朝議透過立後一事,那禮部就開始著手辦理吧。司徒徐宗!” “老臣在。” “此事交由你最為妥當。” “臣定當竭力。” 點點頭,周盛安視線掃向下首的大臣們,問道:“諸位可有適合人選?”
都水使者實在等不及,第一個站起來說:“啟稟陛下,臣有一人推薦。” “說說。” “諾。此女年芳15,是臣的一個侄女。此女自幼聰慧,如今更是端莊賢淑且性情溫和,女紅也很是不錯。” 周盛安聽完還沒來得及說上句話,立刻就有另一個大臣站起來反對,此人正是武職官拜南蠻校尉,四品。他先狠狠瞪了都水使者一眼,說:“哼,你那個侄女什麼品行眾所周知!陛下,千萬不要被這小人矇騙。他那個侄女年紀小小心思卻頗多。皇后母儀天下,此女絕不可能擔當。只怕日後有人以此亂政!” “呸!你血口噴人!陛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臣殫精竭慮,從未敢放鬆片刻!陛下,南蠻校尉的二兒子想娶臣的侄女,臣不同意,他現在居然公報私仇,陛下明鑑!”
周盛安揉揉額頭,這兩家的事他倒是有過耳聞,據傳都快要結親了。沒曾想,呵呵,利益當前鬧翻了啊。剛想勸說兩句,廷尉站出來了,他高聲呵斥兩位居然公堂吵鬧,視大周國律例如無物,兩位大臣很是羞愧紛紛坐下低頭不語。終於安靜下來,廷尉又接著道:“啟稟陛下,臣也有一女推薦。此女乃大鴻臚的孫女,今年年芳14。此人品貌端正,雍容大度,望陛下明鑑。” 沒多說什麼,廷尉坐下了。他口中的這個女子在陵城很有名,這個女孩年紀雖小可腦子特別靈。不僅字寫得非常漂亮,連詩都作得很好,是公認的才女。
不止如此,這個女孩姿色也不錯,通身給人一種大氣的感覺。廷尉話一出,頗得其他朝臣附和。很快,光祿勳不服站起來說話了:“啟稟陛下,廷尉所說之女確實名動陵城,可列為候選之一。可臣也有一女推薦。此女乃是臣的外甥女,精通音律且作詩並不在廷尉所薦之女之下。此女年芳16,容貌端莊秀麗,為人處世頗得人稱道。哦,女紅乃陵城第一,可謂是才貌雙全。” “哦?女紅第一又容貌秀麗,可是俞氏?” “正是。” “朕也有所耳聞,此女確實不凡。”
“陛下,立後乃國之大事,將來母儀天下豈能憑容貌?況且,強大的外戚也隱患非常多啊,望陛下深思。” 司徒此時站起來勸諫。周盛安解釋道:“此女不光容貌姣好,且能文,如何說是徒有其表?” “陛下,才貌雙全者如今當屬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