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睛等待下文,於是一聲悲切長嘆,執著煙桿的手指輕輕顫抖,“可憐一代忠臣名將,本欲馬革裹屍以命報國,卻命喪奸臣爭權內鬥之手,殞命絆馬坡!”

那孩童瞪大一雙眼睛,晶瑩淚水簌簌滑落。

老人抬起袖子,抹了抹眼角,“展將軍身死,西蠻軍立即停兵,願與大虞議和。然而賴憫生對皇帝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展家軍除了展孝年,還有許多殘兵舊將不得不防,若是此事走漏了風聲,難保展家軍舊將不會糾結起來打著為展孝年報仇的名義造反!皇帝聞言大驚,連忙求教賴憫生該如何是好,賴憫生不疾不徐說道,展孝年還有一名獨子。”

此時,有人悲憤道:“竟連展將軍唯一的血脈也不肯放過?”

老人搖搖頭,“且聽我說。展孝年將軍老年得子,只有一獨子名叫展戎,年方十六,他生母早逝,自幼隨著展將軍在邊關長大,傳聞繼承了展將軍一身精湛武藝,十三歲時便能上陣殺敵,本是我大虞將來的棟樑將才!然而賴憫生跟皇帝說,要防展家軍舊部生變,唯今之計,便是將展戎召回京中為質,封他一個虛職,將他軟禁起來,也好絕了這少年人將來叛變之心。皇帝聞言,覺得極是,立即下旨將展戎召回軍中。然而此時洺潼關展家軍上下正是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展將軍在絆馬坡遭人伏擊,這定是軍中出了尖細;展將軍剛剛命喪沙場,朝廷便立即要求停戰議和,更是連復仇的機會都不留給展家將士們,徒餘一腔悲憤!緊接著,便是聖旨招了展戎進京,這群武人並非莽夫,自然察覺其中不簡單,紛紛阻攔展戎,不肯讓他隨欽差將領進京。然而這展戎年紀雖小,卻也算得上久經沙場,深諳其中關竅,他知道若是執意抗旨,便只餘隨著這一群叔伯們造反的唯一一條路可走,他孤家寡人一個,卻哪裡願意連累其他將士們!於是最後,展戎不顧大家阻攔,還是跟著欽差將領朝京城而去。”

話到此處,那孩童牽了老人手臂,搖晃道:“展小將軍出事了嗎?”

老人摸了摸他的頭,臉上總算是露出了一絲笑意,“大家可知道,當今世上還有朝廷無法插足的一個地方,那就是江湖!這江湖中,有會飛簷走壁殺人無形的俠客,他們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朝廷卻管不了他們。展戎被欽差官兵押解著,經過西蜀山鬼問峽時,陡然間見一白衣翩翩長身玉立的青年男子攔道,那男子生的劍眉星目,俊朗無雙。鬼問峽一條獨道,一側懸崖一側峭壁,只容兩人並肩透過,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青年男子腰間懸一柄長劍,二話不說,劍鋒出鞘,但見寒光流轉,轉瞬間便挑斷數人手筋腳筋,打得押解眾人潰不成軍,失了還手之力。然而,這群官兵並非個個草包,但見一個高大男子始終擋在展戎身前,不容人靠近。白衣青年長劍掃過,他抽出一柄軍刀相迎,便見火光迸射,抨擊之聲不絕於耳。青年劍招精妙,奈何那官兵高大力壯,大刀舞得密不透風,青年一時間佔不得便宜,便撤身後退,使了輕功攀上右側山壁,伸出手在胸口摸出一柄精巧透薄的飛刀來。那高大官兵此時臉色一變,驚道:‘忠義十三刀!’青年手中飛刀已然飛出,那官兵頓時閃身躲避,艱難躲過一刀時,便見兩柄飛刀緊跟前後而至,此時左右都無處可避,那官兵唯有往後,高大身形頓時落入萬丈懸崖之中。”

那孩童驚道:“好厲害。”

老人摸了摸他的頭,“你可知道那青年是何人?”

孩童連忙搖頭。

老人笑道:“此人姓楊,名晟,那江湖第一大門派靖雲劍派大弟子。楊晟乃名門弟子,年紀輕輕便聞名江湖,傳聞其身負絕技,十三柄飛刀同出必奪人命,又因其為人忠厚俠義,於是江湖人送外號‘忠義十三刀’。”

此時,一名中年漢子問道:“那楊晟是來救人的?”

老人點頭,“押解官兵傷的傷,死的死,只能眼睜睜見著楊晟上前,帶走了展戎。”

又有人問:“他帶展小將軍去哪裡?”

老人仰起頭來,看了看遠處群山連綿,道:“這——尚且無人知曉,只知道楊晟救了展戎,朝廷下令通緝,卻始終沒能尋到兩人下落,依我猜測,楊大俠定是要帶展戎回去靖雲劍派,傳他一身武藝,讓他以後能為父報仇。”

老人話音落時,坐在茶肆角落的一名少年人轉回頭來,端起已經放涼的茶水喝了一口。

他對面坐著一名青年,個頭不高,面板黝黑,身材壯實,背上揹著一柄用布裹起來的長劍。青年也聽了那老人一席話,聽到他說楊晟容貌俊朗時,笑著搖了搖頭,這青年怎麼看也是容貌普通,再加上矮壯身形和粗黑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