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動太平洋戰爭時,美、英、荷、澳等國仍未能就這一地區的防務做出切實有效的合作。直到1942 年1 月10 日雅加達會議上,這幾個國家才初步準備在太平洋建立盟軍聯合司令部。然而此時日軍已乘勝前進,又攻佔了打拉根和蘇拉威西的東北部。

盟軍聯合部隊的戰略目的,是守住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

小巽他群鳥——澳大利亞一線的“馬來屏障”。盟軍的行動已經太晚,卻仍未能建立一個有力的指揮系統,尤其是最熟悉東印度海域的荷蘭指揮宮竟被排除在海軍司令部之外,各部隊之間通訊聯絡困難,管理歸屬混亂,以致日軍的進攻不但沒有受到有力的抗擊,反而比原定計劃大大提前。1 月11 日, 日軍才向荷蘭宣戰,聲稱是為了保護日本在荷屬東印度的僑民和他們的利益。這時,日軍的三路部隊已向東印度群島展開全面進攻,先後佔領了打拉根、萬雅老、巴厘巴板、肯達裡、安汶、馬辰、望加錫,到2 月9 日,日軍已做好了攻擊“馬來屏障”的戰略準備。

2 月15 日,新加坡向日本投降。

東印度群島的局勢急劇惡化。

鑑於日本海軍的猖狂,盟軍司令部接受教訓,於2 月初開始組織一支海軍艦艇的聯合突擊編隊,由荷蘭海軍少將杜爾曼指揮。杜爾曼少將時年53歲,在荷蘭海軍中任職已36 年,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尤其重視海空配合作戰。

日本海軍司令官是高木武雄,時年50 歲,海軍生涯已達34 年,曾在潛艇上服役13 年。也是一個戰功卓著的海軍指揮官。

聯合突擊編隊組成後,杜爾曼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