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那你們發現了什麼?” 曹彬悽慘地笑了起來,“一張小紙條。”

【掩體紀元 66 年,太陽系外圍】

在程心甦醒前一年,太陽系預警系統發現了一個不明飛行物以接近 光速的速度從奧爾特星雲外側掠過,最近時距太陽僅一點三光年。這個 物體體積巨大,光速飛行時與空間稀薄的原子和塵埃碰撞激發的輻射十 分強烈。預警系統還觀測到,這個物體在飛行中曾進行過一次小角度轉 向,避開前方的一小片星際塵埃,然後再次轉向回到原航線。幾乎可以肯 定,這是一艘智慧飛船。

這是太陽系中的人類第一次親眼見到三體之外的外星文明。

由於前三次誤報警的教訓,聯邦政府一直沒有對外公佈這一發現,在 掩體世界中,知道這事的不超過一千人。在外星飛船最接近太陽系的那 段日子裡,這些人都處於極度的緊張和恐俱之中。在太空中的幾十個預 警系統觀測單元裡,在太陽系預警中心(現在是海王星群落中一座單獨的 太空城),在聯邦艦隊總參謀部作戰中心,在太陽系聯邦總統的辦公室裡, 人們息聲屏氣地注視著外星來客的動向,像一群躲在水底瑟瑟發抖的魚, 聽著水面的捕撈船駛過。這些知情人的恐懼後來發展到荒唐的地步,他 們拒絕使用無線通訊,甚至走路都放輕腳步,說話都壓低聲音。。。。。。其實, 誰都知道這毫無意義,因為預警系統現在看到的,是一年零四個月之前的 景象,此時這艘外星飛船已經遠去。

當外星飛船在觀測的視野中漸行漸遠時,人們並沒能夠鬆一口氣,因 為預警系統又有了一個更令人擔憂的發現:外星飛船沒有向太陽發射光 粒,但發射了另外一個東西。這個物體也是以光速向太陽發射,但絲毫沒 有產生光粒的碰撞輻射,在所有電磁波段完全不可見,預警系統是透過引力波發現它的。這個物體不間斷地發射出微弱的引力波,這種引力波頻 率和強度都恆定不變,沒有搭載任何資訊,可能是發射體固有的某種物理 性質所致。預警系統在最初探測到這種引力波並定位其發射源時,以為 是外星飛船發出的,但很快探測到引力波的發射源與飛船分離,以接近光 速的速度飛向太陽系。對觀測資料的分析還表明,發射體並沒有精確地 對準太陽,如果按它目前的軌道執行,它將從火星軌道外側掠過太陽,如 果它的目標是太陽的話,這是相當大的誤差。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表明它 與光粒不同:在已有的兩次對光粒的觀測資料中,光粒發射後,在考慮恆 星執行的提前量的前提下,都精確對準目標恆星,不需再進行任何修正, 可以認為,光粒就是一塊以慣性飛行的光速石頭。現在對引力波源的精 確跟蹤表明,發射體並沒有進行過任何軌道修正,似乎表明它的目標不是 太陽,這也給人們帶來了一點安慰。

在接近距太陽一百五十個天文單位時,發射體的引力波頻率開始迅 速降低,預警系統很快發現,這是發射體減速造成的。在幾天的時間裡, 它的速度由光速急劇降低到光速的千分之一,而且還在繼續降低中。這 麼低的速度對太陽不會構成威脅,這又是一個安慰,同時,在這個速度上, 人類的太空飛行器可以與它並行飛行,就是說,可以出動飛船攔截它了。

“啟示”號和“阿拉斯加”號兩艘飛船組成編隊,從海王星城市群落出 發,對不明發射體進行探測。

這兩艘飛船都帶有引力波接收系統,可以構成一個定位網路,在近距 離上對發射體進行精確定位。廣播紀元以來,人類又建造了多艘能夠發 射和接收引力波的飛船,但在設計理念上有很大差別,主要是把引力波天 線與飛船分開,成為兩個獨立的部分,天線可以與不同的飛船組合,天線 在衰變失效後可以更換。“啟示”號和“阿拉斯”號只是兩艘中型飛船, 但體積與大型飛船相當,主要部分就是巨大的引力波天線。這兩艘飛船 很像公元世紀的氦氣飛艇,看上去很龐大,但有效載荷部分只是掛在氣囊 下的那一小塊。

探側編隊起航十天後,瓦西里和白 Ice 在引力波天線上穿著輕便宇宙 服和磁力鞋散步。他們都喜歡這樣,比起飛船內部,這裡視野開闊,寬闊 的天線表面又給人一種腳蹄實地的感覺。他們是第一探測分隊的主要負 責人,瓦西里是總指揮,白 Ice 領導技術方面的工作。

阿歷克賽·瓦西里就是廣播紀元那位太陽系預警系統的預替觀測員。 曾經與威納爾一起發現了三體光速飛船的航跡,並引發了第一次誤報警 事件。事件之後。瓦西里中尉成為替罪羊之一,遭到開除軍籍的處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