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五公分,兇手如果站在這兒要想從煤堆上方清楚地觀察到四周的情況,他的眼睛至少要位於這個高度之上,因此可以判斷其身高至少應在一米七十四公分以上。”

吳小康點了點頭。“如果清鋼總廠保衛處拍攝的那些腳踏車輪胎印痕確係兇手留下的話,那他很可能是發現了身單影只的被害人後,騎著車子尾隨她而去,作案後再騎車逃走。那麼,當他隱蔽在煤堆後面守候時,腳踏車應該就在他的身旁,或者就在他守候的地點附近。所以,煤堆附近應該會有腳踏車輪胎印跡,如果它們還沒有被粉塵所淹沒的話。大家分頭找一找,留神腳下,不要破壞了有用的痕跡。”

民警們從發現凌亂足印的地點仔細向外搜尋,終於在起東北方向大約兩米處發現了蹤跡。那裡長著一片低矮的野草,可以看出有被重物碾壓過的痕跡,時斷時續,向西最遠可以追蹤到靠近縱三路的部位。

在草地邊緣,失去了草叢的掩蓋,從裸露的煤灰中可以分辨出斷斷續續的輪胎花紋。

稍往南,那些印痕便消失在大量的鞋印、輪胎印和煤灰中了。

“兇手或者不明人物很可能就是從縱三路到達這個煤堆的。他把車停在草地上,避免在煤灰中留下痕跡。這傢伙真夠狡猾的。”藍少平道。

“不過,這些印痕也有可能是某個下班路過的工人一時尿急留下的。”方東昇撅著嘴提醒道。

“沒錯,任何可能都有,需要將這些痕跡與清鋼廠保衛處拍攝的那些印痕進行比對,才能進一步作出判斷。這就是我們技術科之所以存在的意義。”宋曉軍毫不謙虛地說道。

第十五章 兇案現場勘察(五)

更新時間2012…12…15 8:38:23 字數:3135

煤堆東側有一座小棚子,朝東的一面砌著磚牆,其餘三面通透,用鋼管支撐著一個油毛氈頂棚。棚下吊著一盞兩百瓦的白熾燈,大概是為夜間取煤或卸煤時照明用的。

“檢查一下那個棚子。”吳小康吩咐道。

棚子裡一目瞭然,除了那盞燈和一張汙跡斑斑、傷痕累累的小方桌外,什麼也沒有。

“那盞燈如果點亮的話,對兇手顯然是不利的。”吳小康邊說邊上上下下打量著那盞燈,燈下吊著的拉線開關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根拉線上部有一個接頭,接頭以上的拉線顯得又黑又髒,沾滿了灰塵,一副飽經滄桑的模樣;而接頭以下的拉線卻很新,好像是剛剛換上去的。

“露出來的斷口很齊整,不象是老化後自然拉斷的,而更象是用什麼利器割斷的。”黃華指著斷口道。

“這顯然不會是普通職工乾的。”吳小康說著,伸直手臂掂起腳尖,指尖距離斷口仍有二、三公分。

“如果此人手握切割工具,這個距離差不多可以彌補過來。所以,如果燈繩確實是被割斷的話,那麼做下這等勾當的人身高至少應該跟我差不多,一米七十六公分左右,或者更高一些。”

燈的下方有一些五公分左右的正方形印痕,其中的一些還有缺角,有點像三角形。印痕周圍有一些凌亂的鞋印,似乎都是同一個人留下的。

“這些小方塊和三角形是……”方東昇滿腹疑惑道。

吳小康指著棚子一角的小破桌,笑道:“大概是那張破桌子的四條腿留下的。”

方東昇奔到小方桌前,“哈,原來這條腿缺了一角……這桌上還有兩枚鞋印。”

他擰起方桌,把它懸在那些印痕的上方小心翼翼地比對,它的四條腿正好與其中的一些小方塊和三角形吻合。

“這些鞋印的主人大概利用這張小方桌來系燈繩,方桌上的鞋印應該也是他留下的。此人應該是焦化廠的工人。必須找到這個人瞭解情況。”吳小康自言自語道。

宋曉軍的聲音打斷了吳小康的沉思。

“頭兒,你看,這個棚子裡的鞋印絕大多數都非常清楚,而且有許多一點兒也沒有遭到破壞!如果那個燈繩是兇手破壞的話,這裡面應該會有他留下的鞋印!”宋曉軍指著棚內地面的印痕說道。這是勘查現場以來所遇到最清晰的痕跡,所以他的口氣顯得很興奮。

棚內的地面確實有不少清晰的鞋印,花紋都很相似,但大小不同,可以分辨出大約有六、七組不同的尺碼。其中位於燈下方的鞋印有一些只有前腳掌部分,大概是腳的主人掂著腳尖留下的,也許他們當時正在處理燈繩。

因為鞋印大多分佈在棚子的右半部分和燈的下方,這與工人們的活動範圍一致。因此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