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去接住那些飄落的花瓣。
“什麼?”一個介於男孩和男人之間的聲音詢問道。
“櫻花花瓣飄落的速度,秒速是五厘米。”
這真的是畫出來的?
一些觀眾甚至開始懷疑,因為那閃過的畫面,簡直比照片還要真實,還要細膩!每一個畫面都讓觀眾們彷彿身臨其境。
直到畫面中出現那兩個說話的孩子的身影,觀眾們才明白這真的是畫出來的。
“貴樹,明年若是也能一起看櫻花,那該多好啊。”
跟宣傳海報上一模一樣的場景,兩人隔著一條鐵路,還是小孩子的女孩明理對男孩貴樹如此說道。
這就像是兩人的命運,本來是一起同行,可是卻被鐵路分隔開來。當火車突然出現,插入兩人的中間,截斷了兩人的視線的時候,同時也似乎截斷了兩人的命運。
伴隨著這條火車,王錦華也陷入了故事與回憶的交錯中。
故事中,已經明顯從小孩子變為少年的貴樹受到了一封信,在明理猶若閒聊的旁白中,講述著兩人分別的這邊年終,自己的故事。
信上娟秀的字型,彷彿是一顆情竇初開的少女之心,敘述著曾經甜蜜的回憶與懵懂的思念。
“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小學畢業的典禮上,現在已經時隔半年來……貴樹,還記得我嗎?”
信的最後,是明理忐忑的疑問。
旁白中那一絲顫抖的苦笑,飽含著對被遺忘的害怕,以及渴望得到回覆的期盼,讓人心絃撩亂。
這才半年時間而已,怎麼會擔心忘記呢?
可是已經半年了,對於還是孩子的他們而言,半年是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比如剛剛開學就期盼寒暑假,那漫長的一個學期,對孩子們來說,真的非常非常長。
況且,明理的擔心恐怕不是對於一個記憶和名字,她所害怕的是那段青澀懵懂,曾帶給自己無數快樂回憶的感情被遺忘。
還記得我嗎?
這句話迴盪在王錦華的心中,明理彷彿與深刻在他記憶中的另一個身影重疊,王錦華默默地在心中肯定地說:當然記得!
怎麼可能會忘記?
正如貴樹抬頭,天邊是夕陽的餘暉:縱使時間流逝,你的身影也將永遠銘刻在我的靈魂之上!
隨著網路、電話、手機的發展與普及,傳統的信件幾乎已經從人們的生活中漸漸淡出。可是貴樹和明理兩人透過那一封封信件的交流,又讓王錦華恍惚間,回到了十幾年前,寫信的日子。
發簡訊和郵件的人,永遠不知道那一個字一個字認認真真寫下去時,每一筆每一點那飽含的深情。
即時的通訊,也讓不曾經歷過的人永遠無法明白,那等待回信時的期盼以及收到信件那一刻時內心的雀躍。
那時寫的是信,述的是情。
而不是現在那一段段蒼白無聊,毫無情感,彷彿帶上了一層厚厚的面具的簡訊與郵件。
教室裡,夕陽西下,貴樹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教室裡,看著明理的回信。
在夕陽的餘暉下,明理收到貴樹回信後,再寄來信件,旁白的語氣中帶著淡淡喜悅的語氣,為整個故事披上了一層溫馨。
兩顆分離的心,彷彿以信件為橋,重新相聚。
這種浪漫,不是海枯石爛的山盟海誓,不是至死不渝的長相廝守,甚至,從始至終都不曾表露過隱藏在彼此心中的情感。
可是,觀眾們卻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從那旁邊微微變化而顯露心情的語氣,從貴樹雖然始終一言不發,可是默默看信的神情中。
觀眾們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種名為“平淡”的浪漫。
平淡如水,水滴石穿。
王錦華有些出神,這雖然只是兩封短短的信件,可是動畫中所沒表現出的信件背後的故事,卻浮現在了他的腦海中,因為這也同樣是他的故事。
他還記得,小時候那一手紮實漂亮的鋼筆字,就是為了讓她看到更好的信而練就的。
甚至,節省下零花錢與早點錢,就為買下那些漂亮帶著香味的信紙。
每次寫信前,他都會在稿紙上打好草稿,然後才認認真真,一筆一劃將稿子寫到信紙上。
只要有一點錯誤,讓信變得不好看了,他就會扔掉相當於一頓早點的信紙,然後重新認認真真去寫。
心中的甜蜜流淌如墨,化為筆下的字跡,承載著思念與幼時最美好的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