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了教育部的預料,由於社團活動的增加,試點中學只有普通中學一半的學習時間,面對如此豐富的課後活動中,學校竟然能保持住成績,可見學生們在同時間內的學習效率遠遠高於普通中學。
而更為重要的是,試點中學的學生比普通中學還多了一樣東西——非常明確的興趣。
這不是陶冶情操,放鬆心情的娛樂,這是切切實實能對人生產生重要影響的關鍵。
普通中學的學生,還在為自己的未來迷茫,在那聽都沒聽過的專業中,只能從中選擇以後更加“好混”的專業,而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這個專業。
有太多的人直到上了很久之後,才明白自己喜歡什麼,可是即使換專業重修,那些浪費的時間已經無法找回。
人生就那麼一點,珍惜每一天,慎重面對每一次人生的選擇。
每一次失敗的選擇,都將給自己的人生留下永遠無法挽回的遺憾。
在這一方面,試點中學的學生,遠遠走在了普通中學學生的前邊。
他們有過很多嘗試,甚至自己建立過社團,他們明白自己的興趣,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自信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大步前進,沒有一絲一毫的迷茫和猶豫。
這些的優勢或許在以後才能真正的顯現出差距,但是對某些人而言,這些差距卻在此刻就已經顯現出來。
一些名牌高校,會有一些自主招生的名額。
而在那些名牌高校的這次自主招生中,試點中學的學生產生了壓倒性的優勢。
你們參加過xx大賽?
我也參加過xx大賽!
你們有xx獎?
我也有xx獎!
可是我有社團活動經驗,你們有嗎?
我有社團管理經驗,你們有嗎?
我們社團取得過xx榮譽,你們有嗎?
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社團活動中跟不屬於同一個班級學生的交流,讓試點中學的學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鍊,他們展現出了比普通學校更強的自主性、創造性、動手能力、交流及管理能力。
這些都不是書本上的。但是卻能讓一個人變得與眾不同的能力。
差不多的成績。那些名牌高校憑什麼會放過如此優秀的學生呢?
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中的競爭。除了天生學神以及x二代之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平日的積累,利用自己具備而別人不具備的微弱優勢,脫穎而出。
自主招生,都是對一些很有實力和天賦,但是對自己成績沒把握,也就是俗稱偏科的學生設定的。給他們一個得到更好的發揮自己天賦的舞臺。
因為一般實力足夠的學生,正常手段就考上想去的學校,哪還用得著自主招生進行二次選拔?
參加那些名牌學校自主招生的學生中,試點中學的學生幾乎被一網打盡。
只要能透過他們自主招生的比試,那被錄取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那自主招生的試題跟高考試題不一樣,比較靈活,涉及面廣,主要看考生平日裡的積累,而這卻正是試點中學學生擅長的內容。
本來不足以考上名牌大學的試點中學的學生,憑藉在自主招生中的優秀表現。上了自己想去的大學,進入了自己想去的專業。
雖然整體成績沒有多大變化。可是試點中學的升學率,以及名牌大學的錄取率提升了好一大截。
一些當初在改革推行之初,從試點中學轉學的學生及其家長紛紛後悔不已,你說為什麼明明每天有那麼多“玩”的時間,他們的成績還那麼好呢?
為什麼那些名牌大學,對試點中學的學生,就那麼求賢若渴呢?
為什麼當初會腦抽轉學呢?
倘若不轉學的話,說不定現在也能選擇一個好的學校了。
可惜,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對華夏來說,這一次的改革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一直以來,華夏的學生都被稱為“只會做題的機器”,而現在試點中學的那些學生,不正是他們所探尋的屬於華夏的教育之路嗎?
他們在這一次高考中,表現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華夏再一次騰飛的希望!
經過這次之後,改革之勢已經不可阻擋,任何妄圖阻擋華夏騰飛的人,都將是全華夏的敵人。
而將試點的政策逐步推廣到全國,也已經勢在必行。不過具體的內容,還得繼續詳細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