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按照你的推斷,那個神秘的高人‘X’應該也是在石臺上盟誓的其中一人。”

“嗯,我想應該是這樣。現在按照我的推測,我們可以連線起整個事件的脈絡了。”這時,一幅漸趨完整的圖卷彷彿出現在韓江面前。

【6】

韓江見唐風還不相信自己的推斷,也不解釋,繼續描繪起已經在他眼前展開的那幅畫卷:“首先,是這個高人‘X’最早在敦煌發現了一塊玉插屏,他破解了上面的西夏文,但苦於勢單力孤,沒有辦法找到其餘的玉插屏,所以很可能是他在1909年初在青海告訴了科茲諾夫一些關於玉插屏的事。因為根據我們之前掌握的情況看,敦煌那塊玉插屏上應該刻的就是黑水城玉插屏的存放地點,這點我們很快就可以讓羅教授破解出來。”

“對!這點不用羅教授破解,我們也已經可以推斷出來了。但是僅憑這個就斷定科茲諾夫是在聽了這個所謂高人‘X’的意見後,去了黑水城,這實在說不通。我查閱過科茲諾夫回國後寫的報告,裡面根本沒有提到什麼受‘X’的指點,才又折返回黑水城的。”唐風反駁道。

“科茲諾夫當然不可能在報告裡提到這個‘X’,他希望把一切功勞歸功於己,而‘X’肯定也不希望自己的姓名出現在科茲諾夫的報告裡,所以科茲諾夫在報告裡隱去這段是完全可能的。”

“好,就算你推測得對,科茲諾夫是聽了這個高人‘X’的指點才返回黑水城,也發現了黑水城的玉插屏,但是這樣對這位‘X’又有何幫助?他並沒有得到玉插屏啊!”

唐風的話把韓江問住了。韓江沉思許久,道:“我想當‘X’告訴科茲諾夫黑水城有玉插屏的時候,他們之間可能有過一個約定。‘X’本來也是有機會得到玉插屏的,但最後科茲諾夫違反了約定,將玉插屏帶回了彼得堡。”

“你就繼續編吧!”唐風覺著韓江忽然成了一個說書的,想象力極為豐富。

“隨你信不信,我先把我的想法講完,你聽過之後說不定就信了。雖然我還不能完全確定這個‘X’的蹤跡,但這個若隱若現的‘X’一定是存在的。科茲諾夫對黑水城的盜掘後,這個‘X’銷聲匿跡了,但在黑喇嘛崛起後,應該是他把敦煌那塊玉插屏獻給了黑喇嘛。顯然他的目的是希望藉助黑喇嘛的實力找到所有玉插屏,找到瀚海宓城。”

“然後這個‘X’和馬遠一起殺死了黑喇嘛,又一起尋找玉插屏,尋找瀚海宓城。我來替你說吧!”唐風笑道。

“對!就是這樣。你不要笑,你知道後面會怎樣嗎?”

“後面怎樣?他被馬遠給害死了!我是按你的推測說的!”唐風道。

“這只是一種可能性。好吧!就算這個‘X’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之前已經死了,咱們先不說他,再說馬遠……”

“馬遠?馬遠不也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死在了石瀑洞裡?”

“嗯,其後十年,從表面看上去關於玉插屏似乎什麼都沒發生,直到中蘇聯合科考隊神秘失蹤!”

“其實這十年是暗流湧動!”唐風道。

“是的,這十年暗流湧動。如果說馬遠死之前關於玉插屏的爭奪是上半場,那麼,中蘇聯合科考隊的失蹤就是下半場的開始,中間這十年可以理解為是中場休息。”

“哦!中場休息,我現在覺得你說得越來越有趣了!”唐風有點相信韓江的推斷了。

“那麼,在這十年裡究竟發生了什麼?”韓江自問自答地說著,“還是從這兩塊已經被發現的玉插屏說起。之前,我們已經知道科茲諾夫將玉插屏帶回彼得堡後,那塊玉插屏在三十年代曾引起俄國學者伊鳳閣的重視,但伊鳳閣死於三十年代的‘大清洗’,之後又是衛國戰爭,玉插屏的事也就無人顧及。一直到五十年代初,米沙和孟列夫在冬宮又發現了這塊玉插屏,然後就有了五十年代末的那次中蘇聯合科考隊,這是俄國那邊的線索。

“再看馬遠手上的那塊玉插屏,這次我們總算是從史蒂芬口中得到了一些關於他們家族的資訊。按照史蒂芬所說,當年馬遠在七色錦海石瀑洞裡遇難時,史蒂芬的父親,也就是馬昌國和另一個人逃了出來。這和我們在石瀑洞看到的情況相符,所以我認為史蒂芬所說是真實的。然後,同樣身為保密局特務的馬昌國做了什麼呢?他在國民黨敗退大陸後,並沒有去臺灣,而是主動要求潛伏在大陸。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可理喻的舉動,他肯定有他的目的,這個目的顯然就是為了玉插屏。”

“嗯,只能這麼解釋,這些人都被玉插屏迷了心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