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部分

〖關於美國偽裝間諜船“喬伊斯”號事件處理過程的報告 1986年9月 列寧格勒 編號:Д03860914037

1986年8月間,一艘名為“喬伊斯”號的美國貨輪停靠在列寧格勒港口,在裝卸完貨物後,該船以機械故障為由,滯留列寧格勒港,遂引起我方警覺。經調查所謂美國貨輪“喬伊斯”號,實系美國偽裝間諜船。該船常以商船名義停靠各國港口,然後利用船上所載電子偵聽裝置,監聽偵查所在國情報。並常派遣情報人員偽裝成普通船員,登岸近距離地偵查,執行各種任務。

後據查實,該船隸屬於一家名叫“加勒比輪船貨運公司”的美國公司,其註冊地在美屬波多黎各,而其真正的控制者則是美國中央情報局。

掌握相關情況後,我方依據扣押了“喬伊斯”輪,並研究了船上裝置,審查了船上人員。船上人員對刺探我國情報的事實皆供認不諱。

考慮到正在與美國改善的關係,我方基於人道主義出發,在與美方進行協商後,決定用被美國扣留的我方人員,交換“喬伊斯”輪及其船員。9月4日,雙方按約進行了交換,並簽署秘密備忘錄。雙方一致同意不對外公開此事件,並作為最高機密永久封存相關檔案。〗

這段不長的記載足以讓葉蓮娜興奮起來:“謝德林當初的預感是對的,不但那個懷特有問題,就連這艘‘喬伊斯’輪都有問題。”

“看來這事越來越複雜了,怎麼……怎麼中情局也和這事聯絡上了?”馬卡羅夫既興奮,又困惑。

“現在可以證明當年基地學員暴動絕不那麼簡單,至少在他們到達海參崴之後,肯定得到了外國某些勢力的協助。若不是那個懷特行事不密、謝德林反應迅速,恐怕所有學員都被‘喬伊斯’輪接走了。”葉蓮娜判斷道。

“這……如果學員在暴動前,就得到了外國勢力的協助,那問題可就大了!”馬卡羅夫無論如何不敢相信自己訓練出來的這批學員,還會跟外國勢力有聯絡。如果這是真的,那簡直是對自己特工生涯最大的諷刺。

“也許只是碰巧,學員們逃到海參崴,發現有美國船停在港內,便和喬伊斯輪秘密取得了聯絡。”葉蓮娜忙安慰馬卡羅夫。

“不!謝德林說過,喬伊斯輪進港當天就出了事,學員根本沒時間和喬伊斯輪聯絡。”

“謝德林也曾說過,那幫學員逃到海參崴,隱藏了半個多月。這期間這些訓練有素的學員,完全可能用某種特殊的手段,和停靠在港內的其他美國船隻取得聯絡。半個月後,‘喬伊斯’輪便來到了海參崴。”

“希望事情是這樣,否則我真不敢想象。”馬卡羅夫喃喃自語。

“1986年,喬伊斯輪船在列寧格勒被抓到了,克格勃對這艘船進行了檢查,還審問了船上人員,也許檔案裡會有那個‘懷特’的記錄!”葉蓮娜的話語中帶著興奮。

“86年,離上次的事件過去也有十來年了,這個‘懷特’還會在船上?”馬卡羅夫將信將疑。

葉蓮娜迫不及待地讓管理員找出了這份編號Д03860914037的檔案。這份檔案很厚,葉蓮娜粗粗地翻了一下,事件的經過和最後的處理並不複雜。檔案裡最多的是對船上十八位船員的審訊記錄,這也正是葉蓮娜和馬卡羅夫最感興趣的部分。

葉蓮娜還在懷疑這十八個船員中有沒有她要找的“懷特”時,一份名為“沃倫·懷特審訊記錄”的檔案已經蹦入了她眼中。

葉蓮娜興奮地看看馬卡羅夫:“看來這個懷特一直在船上。”

“嗯,這傢伙果然是中情局的特工。”

葉蓮娜和馬卡羅夫滿懷希望地看完了這份整整十頁紙的審訊記錄,但結果卻讓他倆大感失望。整份審訊記錄除了對事件經過的描述,就是一些基本狀況的記錄,多餘的線索,一點也找不到。

唯一讓葉蓮娜感到有價值的可能就是懷特的照片了。審訊記錄裡附了懷特好幾張照片,有正面照、側面照。葉蓮娜將照片一一掃描後裝好,準備帶走。

馬卡羅夫忽然提醒道:“再找找這些人當中有沒有那個馬丁?”

“馬丁?”葉蓮娜一愣,然後笑了,“父親,您怎麼老糊塗了,懷特既然有問題,那個他說什麼在日本橫濱偶遇的馬丁肯定就是順嘴胡說了,您怎麼還當真了!”

“還是查查好!”馬卡羅夫也不說理由。

葉蓮娜於是一份份仔細檢視了這十八個船員的審訊記錄,果然,有一份審訊記錄的標題是“查爾斯·馬丁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