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在沙漠裡的海子中都投了毒?”梁媛驚道。
“是的,我想就是這樣。”
“可……可馬卡羅夫回憶說,在科考隊的飲用水被放光的第二天,他們兵分幾路,分頭在附近尋找水源,結果都沒找到啊!”梁媛想起了馬卡羅夫的回憶。
“不錯,他們肯定沒有找到,如果科考隊尋找仔細的話,那麼說明胡楊林附近確實沒有水源。但是老馬說過科考隊上午兵分五路出發前,約定最遲天黑前要返回營地,所以他們尋找的距離是十分有限的,大白泉很可能在他們尋找的距離之外。據此,我們也可以判斷一下大白泉距胡楊林的距離,應該是徒步折返一天路程之外。”唐風估算出了大白泉和胡楊林的距離。
“看來我們離開胡楊林已經很遠了。”梁媛驚歎。
“嗯,科考隊雖然沒有找到大白泉,卻被黑塵暴吹到了這裡,這裡很可能是距胡楊林最近的水源地,所以它早被馬昌國投了毒。”
韓江聽了唐風的推斷,點點頭,“看來這是最接近真相的推斷了。大白泉水下有泉眼,可以不斷補充新的水源,又過了這麼多年,所以現在大白泉裡的水早已沒了毒。”
“可還是不能解釋這水為什麼發白啊?”梁媛問道。
“這可能是因為此地的土壤中含有某種特殊的礦物質吧!這不是我們要研究的,我想大白泉已經真相大白了。”
“不!還沒有完。”唐風打斷了韓江的話,“信的第六段中特別提到了後來有幾個人不甘心就此坐以待斃,於是離開了大部隊,自己尋找出路去了。這兩句話又向我們提供了重要的資訊,科考隊沒有全死在這兒,我們剛才統計了發現的屍骨,這裡一共是二十八具屍骨,加上三具在魔鬼城發現的軍官遺骨,是三十一具,另外還有三名倖存者,這樣算來,確實應該還有幾位隊員不知所蹤。他們中可能有的在黑塵暴中就已經遇難,但更有可能是後來離開了這裡,自己尋找出路,但是他們多半凶多吉少,沒有再走出沙漠。”
“這幾個人當中包括米沙、馬卡羅夫和我爺爺嗎?”梁媛問道。
“我想應該不包括他們三人,因為在他們三人的回憶中都沒有提到大白泉;再者,老馬和你爺爺回到營地時,科考隊的人已經消失了,他倆是單獨逃離沙漠的;至於米沙……米沙後來很可能找到了瀚海宓城,這才有了那封信中所謂的‘無與倫比的大門’。”唐風判斷道。
“那麼,那些在大白泉離開大部隊的隊員,最後命運如何呢?”
唐風沒有馬上回答梁媛的問題,而是靜靜地想了一會兒,才道:“我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們去了哪裡?他們能去哪裡?首先,我想他們沒有走出沙漠,科考隊失蹤後,救援很快展開了,如果他們走出了沙漠,應該會被救援隊發現,但是除了老馬和梁老爺子,沒有……沒有人再被發現!而米沙很可能找到了瀚海宓城,馬昌國也極有可能走到了死亡綠洲,他倆應該是在多日之後自己走出沙漠的,那麼,其餘幾個科考隊員會不會也走到了死亡綠洲,甚至是找到了瀚海宓城?”
“這樣一來,整個科考隊最後的遭遇全都可以推斷出來了。”韓江的思緒像是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可怕的夏日。
【6】
科考隊的最後遭遇,猶如電影一樣,在韓江眼前漸漸清晰起來:當馬卡羅夫和梁雲傑回到營地時,營地已經空無一人。因為之前有經驗的隊員已經判斷出將有黑塵暴來襲,於是,科考隊隊員緊急撤離,但是這一切都是徒勞的,規模空前的黑塵暴襲擊了已經離開營地的科考隊,待黑塵暴過去後,大部分隊員並沒有死,在經過艱難跋涉後,他們會聚在大白泉,面對顏色怪異的泉水,科考隊內部在對待水源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果然,大白泉因為被馬昌國下了毒,一部分隊員喝了後,倒地身亡,另一些隊員選擇了離開,不知所終,剩下的隊員則活活渴死在沙地上……
“當然,現在認定是馬昌國下的毒也許為時尚早!我們還需要更準確的證據。”韓江總結道。
“可怕的是,我們今天面臨著與當年科考隊一樣的遭遇。”梁媛面露懼色。
“不,至少我們還有水,如果當初大白泉的水可以飲用的話,說不定科考隊就不會全軍覆沒了。”韓江道。
“但是我們該往哪裡走呢?就算我們有水,我們也不能一直待在這裡。而我們三個人只有三個水壺,能攜帶的水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不能找準方向,恐怕我們還是難逃科考隊的厄運!”梁媛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也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