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殺,不是他殺就是自殺。
比較起來,還是老外有人情味。
在《聖經》中,耶穌的徒弟彼得前來告狀,說他老是被人欺負,他為此一直隱忍不發,如是者三,已經寬恕了對方七次。
他問師父,還需不需要再寬恕下去。
這是一個很無厘頭的問題。
耶穌真是偉大,他繼續無厘頭下去。
寬恕七次就夠了嗎,不夠,我對你說,不是七次,要70個七次,也就是490次才行。
馮玉祥是基督將軍,不是佛教將軍,其實類似的說法,在佛經裡面也能找到。
老馮建議,寬恕張自忠,因為後者有良心,有血性,只要叫他繼續帶著隊伍打日本,一定會盡其本分。
應該說,後面這句話,確是馮玉祥發自肺腑之言,老西北軍這麼多戰將,他看人還是挺準的。
第37章 怎麼辦
此時,蕭振瀛已經在南京的蔣介石面前替張自忠求情了,除了上面已經講到的那些意思外,他還傳達出一個重要的使將策略,即“使功不如使過”。
有功之臣,心高氣傲,駕馭必難,而有過之將,極思補過,即令其效犬馬之勞亦不敢輕辭。
這一點對於身處危局之中的蔣介石來說,當然十分動心。
何況他也從蕭振瀛那裡瞭解到,張自忠稟性端正,不比石友三等朝三暮四之徒。他只是一時受人矇蔽,現在已痛悔不已,確有立功改過之心。
過錯,人人都會犯。
明代堪稱最出色的宰相張居正就曾說過,只要不是天生的聖賢,誰會沒有過錯呢,關鍵還是看他能不能改。
如果你開始有過錯,但“終能遷改”,雖然還有可議論之處,最終亦將既往不咎。
對如何對待這些改過之人,張居正的觀點是:皆當捨短取長,優容愛惜。
要用,而且還要好好地用,用其所長,棄其所短。苟能如此,則人人樂於效用,天下無棄才矣。
這番話是張居正在當國師,也就是教太子的時候說的。當時他告訴未來的小皇帝,“此可以為萬世人君之法”。
你要想做個好皇帝,一定要記住用這個法子。
蔣介石不是昏君,儒家經典讀了那麼多,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可現在的問題是,能不能用張自忠這個改過之將,什麼時候用,還不能完全由他說了算。
平津失守之後,張自忠不但在民間責詬滿天下,政府高層喊打喊殺的也為數不少,皆要求對其進行審查,並以投敵叛國罪論處,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馮玉祥的來信讓他大鬆一口氣。這就說明不是他蔣某人一個要置黨紀國法於不顧,進行有意偏袒。
你們看好了,連抗戰愛國叫得震天響的老馮都持此說。
處罰還是免不了的,不然無以對外界之口舌,不過事情已可大大緩和,讓張自忠來南京再說吧。
蕭振瀛心裡一塊石頭暫時落了地,但他知道,這還遠遠不夠,於是又即刻動身北上。
張自忠還必須見第三個人,然而,與韓、馮相比,這第三個人卻是張自忠更不敢貿然相見的。
同樣,對方也不肯見張自忠,不僅不肯見,還不能輕易原諒。這個人,當然就是重新被張自忠呼為大哥的宋哲元。
兩人之間必須有一座橋,蕭振瀛北去就是要做架橋的工作。
他知道,宋哲元一直有一個心結,那就是北平棄守的責任問題,而且他也知道,宋亦是耿直之人,從不會幹落井下石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張自忠已落得如此境地,他更不會舍兄弟之義於不顧而痛下殺手。
蕭振瀛把他與張自忠見面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宋哲元。
張自忠已經知錯了,他親口對我說,對不起團體,對不起大哥,而且我也明確告訴他:“其錯在汝”。
從事情的整個過程來看,張自忠系受漢奸挑撥和誘惑,現在他境況極糟,我們應該幫幫他。
聽到第一句,宋哲元鬱結已久的內心為之一寬。
聽到第二句,他的心立刻軟了下來。
幫是應該的,可是如何幫呢?
蕭振瀛聞言大喜,只需如此如此即可。
卻說張自忠在看到馮玉祥肯為之寫信後,心情頓時好了很多。當天他就給過去的部下寫信,信中情緒樂觀,表示自己將有可能重返老部隊,並透過拼命殺敵,以求見諒於國人。
這時正是59軍(即擴編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