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部分

,靠一張嘴鬥敗土肥原和板垣,這種才能若是浪費了豈不大為可惜。

蔣介石讓蕭振瀛以接眷屬的名義,在香港與日方密談。

奉命之後,蕭振瀛也動身前去香港。他與高宗武不同,雖然不是什麼衣著鮮亮的“日本通”,可卻是老江湖了,鼻子輕輕一嗅,便能聞出對方的氣味兒。幾句閒話一聊,就發現一個叫和知鷹二的日本人大有講究,身份很不一般,可能直通日本軍部。

他猜得沒錯,和知正是軍部派駐南方的秘密代表。

和知以前是在華北混的,而蕭振瀛當年也是華北的熟面孔,朋友遍天下,當然認識和知。他隨即向正在武漢的蔣介石報告了這條線索。

此時武漢會戰已經進入中期階段,蔣介石馬上將蕭振瀛召至漢口,當著面授以機宜。

話說和知在見到蕭振瀛後,也認為自己找到了敲門磚,在向軍部彙報時,後者同樣鄭重其事,將其命名為“蕭振瀛工作”。

兩人面對面坐下,和知放出了一個最大誘餌,那就是承諾“恢復‘七七事變’前之狀態”。

訊息傳到武漢,不獨孔祥熙等極少幾個知曉內情的“主和派”激動不已,連蔣介石都感起了興趣。

在此之前,他對“和談”本來是不抱任何希望的,派蕭振瀛前去也主要是為了刺探日本人的內幕。

當時張季鸞名為《大公報》主筆,實際也是蔣介石帳下的重要智囊。蔣介石在私下對張季鸞明言,以他對日本人的瞭解,如果沒有“重大變化與打擊”,對於吃到嘴邊的肉,對方是絕不肯輕易再吐出來的,所以對和知所謂的“和談”不應樂觀。

說是這麼說,可當蔣介石聽到和知竟然同意“恢復‘七七事變’前之狀態”時,也不由得怦然心動。

第24章 理想與現實(4)

處於眼前這種困境,倘若日方能這樣做,中方就是得了便宜,透過這種方式雙方達成停戰,至少中國政府和軍隊都可以喘口氣了。

原先蔣介石一再堅持,中日談判,必須有第三國作為保證,否則沒法相信日本人的話,但是一個突發的國際事件讓他變得啞口無言——曾經向捷克提出“保證”的英法把對方給賣了,捷克被迫將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