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部分

萬家嶺這個原本沉寂的山溝由此開始熱鬧非凡。

幾個月前的蘭封會戰,是薛嶽參加抗戰後發動的第一次大圍攻,但那次圍攻功敗垂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時間上來不及,還沒等生擒活捉土肥原,對方的援軍就上來了。

萬家嶺雖比不得蘭封,但山外的第二十七師團和第一〇一師團也都不是吃素的。他們一旦發現第一〇六師團被圍,一定會上來援救,到時一個從東,一個從西,兩邊防線都會吃緊,有可能沒解決第一〇六師團,自己倒反而陷於被動。

一定不能重蹈蘭封會戰的覆轍,得放一隻鬧鐘在桌上,讀秒計時。

可是要把一個萬人以上的師團迅速包圍起來,並非那麼簡單的事,需要的也不是一點點人手。不是說“十則圍之”嗎?薛嶽至少要調動十倍於第一〇六師團的兵力,才能達到他圍攻的目的。可是試問,仗打到現在,哪來這麼多人呢?

答案是:有!

原因之一是薛嶽此前把能抓的部隊都抓在了手上,而且死也不放。

在金官橋之戰結束後,除允許湘軍第十九師撤後整補外,薛嶽要求其他部隊一律就地待命,不得溜號。

要走也可以,我點頭才行。

岷山一戰,第七十四軍拼得很兇,按理也應該換下去,但薛嶽堅決不讓。

雖說曾對俞濟時吹鬍子瞪眼睛,但他心裡恐怕比誰都清楚,如果沒有第七十四軍力敵金澤師團,金官橋正面的部隊沒有一支能完整地撤下來,即使勉強退後,也得成潰散之勢。

第七十四軍就如同臺兒莊戰役中的湯恩伯軍團,或許你老是覺得它不上進,可只要它一發狠就能起化學反應,這就叫本事,換成其他部隊,別說罵了,任你怎麼捶怎麼打,該不行的還是不行。

薛嶽打定主意,誰的話都不聽,連頂頭上司陳誠也不行,第七十四軍就是不能走。

陳誠不行,換成了蔣介石,後者親自來電,要求將第七十四軍撤到長沙去休整。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道,顏良文丑皆為河北名將,乃袁紹手下第一勇士,連徐晃、張遼都戰之不下,可是關公上去只一個照面就將兩人給斬了。

並不是雲長的水平真的高出這些人很多檔次,而是因為他胯下有曹操贈送的赤兔,這匹世間難得的寶馬在速度上遠遠超過它的同類,以至於顏良文丑在被殺之前都沒能完全反應過來。

某種程度上,第七十四軍就如同蔣介石的千里赤兔,老頭子雖然送給薛嶽使用,可是回頭想想,嫡系軍裡好不容易出這麼一個特別能打的,別兩下三下就被老虎仔給折騰死,還是得留著點本兒。

“委員長”親自來電,薛嶽卻並不買賬,回覆就四個字:撤不下來!

別人或許會懼蔣介石,薛嶽可不會。實際上,包括張發奎在內,能讓這些當年的“大內侍衛”打心眼兒裡服氣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孫大總統。

在薛嶽眼中,蔣介石跟他們一樣,開始也是跟在革命先行者屁股後面混的,只是運氣不錯,風雲際會,正好坐上金鑾殿而已。

以薛嶽後來在抗戰中的作為來論,堪稱軍事奇才,既然是奇才,又有幾個是好脾氣的?

何應欽脾氣倒是很好,涵養深厚,實際也具有一定的軍事指揮才能,但是他總也打不了出奇制勝的仗,還被人私下叫做“何婆婆”,這就是奇才和人才的區別。

就算蔣介石對薛嶽再好,再怎麼重用他,也改變不了老虎仔那種固有的性格,一句話,說不鳥你就是不鳥你。

那是蔣介石了,好歹回了你四個字,要換別人,沒準理都不理。

蔣介石深知薛嶽的脾氣,只好厚著臉皮再次來電,並說明理由:第七十四軍在岷山傷亡甚大,應予調下整補。

薛嶽鐵了心不想還赤兔,在給蔣介石的第二次回覆中仍然毫不客氣:贛北各軍作戰時間都比七十四軍長,傷亡都比七十四軍大,各軍都未調下整補,對七十四軍也請“緩予調下整補”。

眼下正是打仗的節骨眼,不是我不想讓它整補,而是得緩緩。

薛嶽說的當然不完全是實情,李覺的第十九師不也調下去了嗎?然而話講到這個份兒上,蔣介石也不好意思再發第三通電了。

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薛嶽如此執拗,也只得由他,不然打了敗仗,責任算誰的?畢竟戰場之上,打贏才是硬道理。

此時廣東形勢已十分緊張,日本對廣東進行海空封鎖,大戰一觸即發。餘漢謀連日急電國民黨統帥部,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