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有我一口飯吃,就有你一口飯吃。”
孫立人便纏上了黃傑,我的力量有限,你看怎麼辦吧?
黃傑送錢又“給飯”,已經算是很厚道的長官了,而且那也只是針對孫立人個人,如今卻要他憑空給弄一個編制出來,誰有這麼大的能耐?
可要是說不行,孫立人又不讓走,黃傑只好推說我明天再給你想辦法。
第二天,孫立人再去找,黃傑已到徐州前線去了。
這個騙子,孫立人憤恨不已。
一個軍事天才,要搞人事工作卻比登天還難,弄得他整天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轉,到頭來仍是什麼門路都沒能找到。
直到武漢會戰結束,經人指點,孫立人才想起找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想辦法。
孔祥熙跟蔣介石一說,後者不僅一口答應,還決定親自在重慶召見這位淞滬戰役的有功之臣。
瞧,多簡單的事,費勁巴拉地繞那麼一大圈。
1938年11月,孫立人在湖南長沙正式重建稅警總團,後又轉駐貴州都勻進行訓練。
孫立人從美國取經,練兵時採用獨具特色的“孫式訓練法”。
一般國內部隊全是黃埔式的,場下強調紀律、服從,場上號召流血、拼命。孫立人則是場下提倡健身、活潑,場上要求靈活、機智。
美國人認為,沒副好體格,士兵是沒法打好仗的,更別說流血拼命了。孫立人就專門在部隊裡設定體育處,層層配備體育教官,展開全軍健身。
這麼一來,官兵們幾乎沒有歇著的時候,訓練的時候全力以赴,訓練完了,還要打球、跑步、游泳、做體操,那真是身上有再多的荷爾蒙都不夠用。
其他部隊裡抓軍紀,就怕官兵偷偷地賭博、酗酒或者瞎胡鬧,孫立人完全不用擔心,不是他的兵覺悟有多高,而是人家根本就沒有工夫去想那個,一天折騰下來,個個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別人說打仗靠勇敢,孫立人則以為還得靠腦子,所以他在部隊裡辦有各種訓練班。士兵有士兵訓練班,軍官有軍官訓練班,連通訊兵、司號兵、炊事兵都得辦班。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門道,不學哪行?
在稅警總團,哪怕你是黃埔軍校分進來的,也得重新學、重新練,否則就得不到升遷和重用,這可是孫蘭峰在弗吉尼亞上學時體會到的經驗——來我這裡,你就得聽我的,按我的模子塑造。
三年磨一劍,到1941年底,一支嶄新的部隊出爐了,稅警總團的三個步兵團和直屬隊被合併改編為新三十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