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江安”,“東乙”無法動彈,也就無法獨存。在船體被炸壞、火炮被擊毀的情況下,只好自沉。
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甲午戰爭中,鄧世昌的致遠艦也是勉力支撐,血戰到底。
一樣的英勇無畏,一樣的義無反顧,一樣的壯烈千秋!
同江一戰,駐防三江口的東北海軍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幾乎的意思是,休整的“江亨”、逃出的“利綏”總算活了下來。
但是也沒能安生多久。在後來的富錦水戰中,兩艘倖存艦又先後被蘇聯黑龍江艦隊擊成重傷,被迫自沉。
終於,沒有幾乎了。
東北海軍全軍覆沒,遭受了與當初北洋海軍一樣的命運。
35年前(甲午戰爭),海上的月亮應該也是昏黃而傷感的吧。
失敗已經不可避免。
海戰慘敗,陸戰也沒好多少。
前線作戰不力,戰場指揮官向張作相告急,要求緊急派兵增援。作為三軍統帥,張作相此時卻還在要不要與蘇聯決一死戰的問題上搖擺不定,不敢放手一搏,因此遲遲不能調兵北上。
擔負黑龍江守備任務的兩個主力旅孤軍奮戰,命運慘烈:韓光第的第17旅整建制被消滅,梁忠甲第15旅則被包圍,幾次突圍未成,被迫投降。守軍被俘者,達上萬人之多。
作為勝利者的加倫這回做了一件與他的身份極不匹配的缺德事,公然違背日內瓦公約關於戰爭俘虜的規定,將這上萬名俘虜都送往條件極其惡劣的礦山做苦工,直到年底才遣返。
兩國交戰,互有勝敗本是常事,但作為一代名將,加倫開了一個相當惡劣的先例。
16年後,二戰結束,斯大林違反波茨坦公告,扣留日軍戰俘60萬人,強迫其在西伯利亞服苦役達十餘年之久。
所以有人說,加倫的決定,很可能出自斯大林的暗示。
但不管怎樣,加倫本人難辭其咎。
在後來蘇聯“大肅反”運動中,被指控為“反蘇間諜”的加倫死得很慘,據說連眼珠子都被打得滾了出來。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隨著蘇軍向東北境內不斷推進,張學良都急得快要向南京發SOS了,但南京政府仍然希望他繼續予以抵抗。
繼續抵抗,本錢還是有的,東北軍此時尚有幾十萬精銳,豁出去,破罐子破摔跟老毛子幹一仗也不是完全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
其實當時斯大林也怕就此被東北軍拖住,勝負且不論,對蘇聯國內的經濟復甦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拖累和負擔。他的策略一言以蔽之:蘇軍不能在東北打持久戰,只能打一下就回去,然後再過來接著打,總之以打促談,見好就收。
如果蘇聯真能贏得那麼輕鬆,加倫回國後也就不會被捧為英雄,並憑“戰功”成為恢復軍銜制後的蘇聯五大元帥之首了。
可是張學良早就沒有憑東北軍一己之力抵抗到底的勇氣了。
他認為南京政府應該為東北軍的失敗買單:起先叫我們打,後來又什麼都不管,現在不行了,又不讓我們和。這叫什麼事啊。
顯然,東北少帥已經不準備打下去了,他要的是趕快“和”。
在沒有通知南京中央政府的情況下,東北方面派出代表與蘇聯談判,並簽訂了《伯力協定》。
按照《伯力協定》,東北又恢復到了中蘇衝突以前的狀態。中東鐵路依舊為“中蘇合辦”(實際仍由蘇聯單獨控制),以此換取蘇軍撤兵。
但在協定之外,中國版圖上的一塊雞冠卻不翼而飛。這就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的“水上關隘”黑瞎子島。蘇軍來了個不聲不響,長期賴著不走。直到79年後,經過兩國重新談判,才以拿回一半土地而告終。
訊息傳入關內,南京國民政府大為震驚。因為所謂的“中蘇談判”,中央根本就不知曉,也無從介入。
在歷史上,《伯力協定》不僅是一個不平等草約(還算不上條約),而且是完全無效的。參加談判的東北代表未獲本國政府的正式授權,沒有任何資格和權力參與國與國之間的談判。
換言之,《伯力協定》無最起碼的法律依據。
南京政府隨後發表宣告,對《伯力協定》不予承認,同時對東北參與談判的代表全部作出免職處分。
蔣介石也很生氣。不過鑑於包括張學良在內的東北軍政高層怨氣很大,且當時處境也確實艱難,他也不便在這件事上過分予以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