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環境保護法有出臺,但身上的過程中還是遇到相當大難題的,畢竟很多生產企業要改變環境汙染就必須做到技術改進,而技術改進是需要一定積累的如果連國家科學學院都無法解決,就更別指望企業自己能解決了,所以相關的環境法只能是在不斷實踐中進行改進。
當然環境法只是適用於澳洲本土之內,對於海外領的規定可沒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否則也就不會出臺相關政策讓汙染較大的企業前往這裡設廠。
因為設廠就需要大片的土地,馬六甲城周邊雖然擁有大片的土地,但這些土地上可是生活著當地的土著,而且還時不時的對馬六甲的市民和客商進行襲擊,給當地政府造成的麻煩不小。
荷蘭人管理這裡的的政策是採取以夷制夷。拉攏一個部落打一個部落在,這種政策馬六甲政府不是沒有考慮過,只不過這樣做所需要投入大量的前期經費,經過一計算,光是投資的這筆錢就能夠直接打一場一勞永逸的戰爭了。
為此馬六甲政府當即決定上報國會要求派出軍隊,對周邊的土著部落進行肅清行動,而且還附帶提交了兩種方法的所需要的經費開支多少證明。
國會那幫子議員都是視錢財如命的傢伙,一看到那份報告當即同意了馬六甲地方政府的建議,來一次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
而且將這些土人解決了也可以吸收更多的移民到馬六甲開墾天地,對這裡進行發展從而在未來反哺澳洲本土。
在一群國會議員的同意下。一份肅清行動命令就被下達到了國防部,國防部思考再三在獲得政府讓步的情況下爽快的答應,將派駐軍隊前往馬六甲與黑水進行聯合行動。
第一連隊作為陸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自然是被派在了前線,為了安撫第一連隊的官兵,國防部領陸軍參謀部,儘快落實第一連隊擴充為營級單位的事宜以及軍官配置。
有了這些先期的條件,第一連隊的官兵原本有些不滿的情緒再次被調動了起來,都期待著軍隊擴充給自己所帶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