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結果,老根叔說,用他們自己的人治理自己的人一來可以讓他們更為親切,二來也可以讓他們不敢妄動,這其實就是在難民中形成一個利益集體,讓他們自己去維護自己的利益。
方法是有些不好,等於讓自己人壓迫自己人,不過這也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之一,不過人歸香港政府管,這錢糧就必須兩廣來出。
澳洲就算再冤大頭也不能一直這麼下去,遲早也要吃窮,所以沈猶龍必須出錢。
說到出錢,沈猶龍又是一副皺眉,這錢和人都是他的難題,根本沒法解決,不過為了讓澳洲人出兵,那自己就在去找廣州的那些士紳富商們募捐一次吧。
想了想,沈猶龍最後答應。
“錢糧的事情我來解決,這樣澳洲可以借兵了嗎?”
“如果是這樣,那麼當然可以。”劉東水爽快的答應。
只要錢糧不由澳洲來出,其他的事情就可以好商量。
澳洲的借兵當然也不是免費的,如果出現了傷亡情況都是要沈猶龍負責的,畢竟澳洲人可是把士兵的命看的非常金貴。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澳洲大兵一個頂十個,戰鬥力那是槓桿的,別說沈猶龍羨慕就是那群兩廣的武官也羨慕的很,都想只要有一個澳洲兵到自己手底下來那自己這手底下就等於多了一員猛將。
談妥了借兵事宜,沈猶龍的一顆心也就總算放下了不少,至少不用在整天提心吊膽的,擔心張獻忠南下攻打廣州,只要他敢來,兩廣的之地絕對就是他的墳墓。(未完待續。。)
第415章招募外籍士兵
劉東水一個國防部長來到香港絕對不是為了看一場所謂的海上演習那麼簡單,而是為了兩年後澳洲能否順利出兵干涉大明事務提前做準備。
可以說他來香港就是為了後期的鋪路做準備,澳洲需要干涉大明的事務就必須提前鋪路。
沈猶龍這位具有改革意識,又能比較接受澳洲人兩廣高官已經在國會掛上了號,據說大家已經決定讓他來擔任日後南明朝廷的內閣首輔,至於為什麼是他,原因不用想也知道,合適的人選太少了。
當然還有一位歷史上比較出名的水太冷先生,錢謙益也是候選人之一,只是這傢伙在大家的印象裡並不怎麼好,在加上後來投靠了滿清,以他的那種性格說不定以後會做出什麼對不起澳洲的事情也難說。
所以最佳的人選還是沈猶龍,雙方接觸的時間比較多,他對澳洲實施的政策也比較看好,同時對新軍也是抱有很大希望。
現在看好他,就是要不斷的在接觸中對他進行引導,還別說沈猶龍似乎對澳洲人依賴程度有點大。
目前的兩廣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澳洲人進出口貿易,澳洲人在這裡收購生絲,茶葉等然後運回國內進行加工在返銷回大明。
這其中的一進一出除了給澳洲人帶來巨大的貿易額之外,也給大明的商人帶來了不少好處。很多與澳洲人進行合作的商人都掙的頗豐。
澳洲的擴軍政策一直受制於本土的人口和城鎮限制,如果擴充的太大對於國家財政和安全來說是一個很大問題。
劉東水來香港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防部制定了一套關於外籍軍團的招募方案。
外籍軍團顧名思義就是拿錢打戰聽令的軍隊,這些人可以是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打戰,像後世的法國一直都保留了一支外籍軍團。
這些外籍軍團幫助法國在外面執行任務,只要支付給他們武器和錢,服役滿後他們可以選擇加入法國國籍也可以選擇回到原有的國家生活。還是吸引了相當一部分人加入外籍軍團的。
一些沒有錢移民的年輕外國人,就會選擇這一冒險說不定隨時都可能獻上生命的職業。
澳洲要在香港建立一支外籍軍團,以此應對一年後的突變,確保在兩廣一帶的利益不會受到影響。
難民們成為了劉東水和國防部的首選,這些人裡有太多的年輕人,只要招來就可以隨時用。
大明什麼都不缺,就是不缺人口,人口太多才導致了大明現在的危機,不過這也是大明的另外一個好處,如果處在強盛時。人口就是最大的紅利,人口越多就會給擴張帶來最大的好處。
從歷史上的每一次對外戰爭我們可以看到,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口才能成功的,沒有一定比例的人口即使打下了在大的土地也會被人同化,後金不就是如此嗎。
當年的後金入關只有十幾萬人,最後能達到百萬人,可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