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爺鄭成功,反清鬥士,收復臺灣擊敗荷蘭人的民族英雄,基本上沒人不知道,而此時的國姓爺還沒正式走上他的政治舞臺。
其實此次劉雲帶著張天文乘坐鄭家的船去往大明其目的之一是談判關於出口的武器的事,其二還真的是想會一會鄭家大公子這位傳奇人物,如果有可能的話,希望透過的自己的思想來引導這位未來的民族英雄接觸更多的現代的知識。
阻止滿清入關這基本上是很多人的共識,但前提是穿越眾得有這個實力,在劉雲看來,阻止滿清入關就需要考慮是繼續支援崇禎還是在他死後,從南方的政權裡挑選出一個朱家代理人,這個問題一直在執委會爭論不休沒有一個明確的答覆。
但是可以肯定的,對明末東南沿海的鄭家接觸是很符合澳洲利益的,所以在這種前提之下,才有了劉雲親自跑到大明。
第82章鏡子國使者
1641年4月6日
劉雲搭乘的鄭家帆船到達了17世界的大明福建泉州,作為東南沿海重要的碼頭之一,這裡也是曾經大明王朝對外貿易的重要的沿海城鎮,此時泉州已經在鄭家的統治下,早在去年鄭芝龍就被朝廷冊封為了福建總兵署都督同知,名正言順的的成為福建地界的最大軍事首腦。
對於澳洲共和國的駐巴達維亞大使劉雲來訪,鄭芝龍派出了其弟鄭鴻逵代為接待,事先他已經瞭解過劉雲這個駐外大使的身份,就相當於大明鴻臚寺少卿差不多,說白了就是澳洲對外負責番邦朝貢的官員。
“劉大使一路舟船勞頓,在下鄭鴻逵,曰漸號羽公,已為大使及隨行人員在城內安排好住宿,請隨我上馬車。”
來人一上來就很是恭敬朝劉雲抱拳行李,規矩的介紹起自己來,要說這鄭鴻逵也算是歷史名人,只是和鄭家在歷史上太多的榮耀都被鄭芝龍和鄭成功兩父子給佔了,所以後世之人對鄭芝龍的其他幾兄弟並不是很熟識。
既然人家如此恭敬的正規的介紹起自己,並且說出了字號,按理說劉雲也該如如此介紹,才算合規,不過現在人早就沒有了什麼字和號,劉雲面帶微笑,雙手抱拳,“在下劉雲,目前擔任澳洲共和國駐荷蘭巴達維亞大使,先祖流落澳洲百年其習俗於文化已有所改變,我國讀書之人只有名,不在取字號。”
一番解釋,鄭鴻逵才算明白,感情這澳洲人流落蠻夷之地,早已失去了王化,連孔孟之道都丟的差不多了,在觀劉雲等一干隨行人員的衣著雖能找到中原漢服的痕跡,但也是改的有些不倫不類了,在看頭髮冠帽早已沒有,聖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可輕易剪短。
早在調查澳洲人的來歷之時,鄭鴻逵就聽說澳洲人各個短髮,原本以為只是個別之人,畢竟是出自前宋,那文化和習俗自然與當下大明之人沒有太多異樣了,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就連這位據說澳洲朝廷的官員都是短髮,可見其國之民更是如此了,不過對於劉雲能用閩南話與自己交流,這讓鄭鴻逵好感不已。
“劉大使請,”只是短暫的思考之後,鄭鴻逵禮貌性的將劉雲等人請上了安排在碼頭的馬車,隨後自己也坐上可一輛馬車。
坐在馬車之中的眾人,別說還真的有點受不了顛簸,大明的馬車是兩輪的,雖然行駛在鋪著青石板的地面上,但這種兩輪馬車在歷史上可是出了名的顛不防震,相比於西方的四輪馬車,在防震方面還是西方的略勝一籌。
當初小夥們就一直不明白了,這古代歷史上記載也有四輪馬車的啊,可咋就喜歡弄這個兩輪的呢。
“部長,這馬車有些顛啊,這老鄭是不是故意的。”張天文有些不憤的說道,看著神態自若的劉雲,似乎並沒有因為馬車的顛簸而有所反應。
“呵呵,這話您可別亂說,這年頭除了走路不顛簸就是坐轎子也一樣,所以你要試著去接受,閉幕養神什麼都別想就好了。”
馬車行駛了大概十幾分鐘左右之後,在一處明顯帶有閩南建築風格的大宅院前停了下來,走下馬車之後,映入眾人眼簾的建築與徽派建築青磚白瓦完全不同,閩南建築的風格雖然也是磚石結構為主,但大多采用白色花崗岩,不但作為臺基、階石、柱石、門框,還作為裙牆(當地稱壁腳)壘到齊胸高,其次是紅磚紅瓦。
在鄭鴻逵的帶領下,眾人被帶進了這間院子的前廳落座,喚來下人吩咐完劉雲等人的住宿安排問題,讓他退下,鄭鴻逵並沒有急著離去從他坐在客廳的主坐之上落座就能看出,顯然還是想要和劉雲進行一番交談,而此時他身邊一直站著一位華衣少年,從碼頭開始就一直跟在鄭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