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審局,”對於黃建偉這樣熱衷與仕途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單位,這單位就是負責選拔提拔幹部的,所有人提拔前都會接到他們的政審。
難道說自己的好運來了,這是要提拔自己了。
“哦,裡面請,裡面請,劉大爺謝謝您了。”
“黃老師不要客氣,您也坐,我們來就是問一些普通問題,您不要緊張。”政審局青年看出黃建偉明顯有些拘謹不敢坐下所以笑著說道。
“奧,好的,你們有什麼想了解的儘管問。”
“黃老師的資料我們都看過了,在曼城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期間的成績一直都是優,畢業後就分配到了小學,一直任勞任怨對學生的教導,這些工作我們都是知道的。”
“都是應該做的,為人師表這是應該的嗎?”黃建偉謙虛的說道,畢竟這是對自己命運掌握的人,姿態放低點比較好,要是他們覺得自己不行就等於仕途之路斷了。
“恩,黃老師有沒有想過到地方上去任職。”說幾句客套話之後,政審局的青年開始問起了正事。
這到讓黃建偉有些不知怎麼回答了,回答不好的話自己的仕途之路同樣會就此斷送。
“黃老師不用拘謹可以大膽的說,這只是例行的問答。”
“額,有。”黃建偉鼓起勇氣終於說出了那個字,而後非常緊張的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希望能從中讀出一些意思來。
“好,那麼如果黃老師被派往一座偏遠小鎮擔任職務是否願意,如果有的選擇,是希望留在首都曼城還是去往偏遠的城鎮。”
這個問題可以說對於黃建偉的回答非常重要,如果他回答不好對他的考評的確會有些影響。
結合廣播裡聽到的新聞,黃建偉很是果斷回答了去偏遠鄉鎮。
“支援偏遠鄉鎮的城市建設一直是我的理想,根鎮長已經為我們年輕人做出了榜樣,我覺得偏遠鄉鎮更需要我。”
黃建偉的回答到是讓政審局的工作人員很滿意,從這次的政審來說就是選拔一名適合接任攀枝花鎮長一職的人,如果對方沒有去偏遠的賭坊吃苦的打算,派去估計也幹不出什麼成績來這種人可不是他們想要的。
他們想要的是老根叔那樣,願意幹出一番成績的人才,而黃建偉的回答就很讓他們滿意,不管他是真心與否,至少回答是願意的。
雙方在進行了一些必要性的問答之後,又進行了關於個人婚姻的看法,因為在澳洲是一夫一妻的社會,和大明完全不同,所以要進入仕途這也是必須要回答的問題之一。
“我對國家的一夫一妻制度是絕對支援的,三皇五帝時期不就是如此嗎?”黃建偉笑著回答。
“好,黃老師,今天我們的就到這,如果好需要有相關的問題需要諮詢我們會在來的。也請你做好準備,說不定您可能會被政審局選上,分配的新工作,近期的教學新任務我想您可以暫時的放一放,做好目前的就可以了。”
政審局的工作人員告辭後,黃建偉站在房中就像做夢一般,這就是沒有了,問完了,看來這些天得多聽聽新聞,說不定自己真的就被選上了。
第194章草根政治家
出生於農民家庭的老根叔,也許活了五十年都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有一天成為朝廷命官,雖然這個官不是在大明,一些鄉親父老也看不到,但至少他老根叔這輩子也算光宗耀祖了。
在加上玉梅的孩子已經正式過繼給了老根叔為孫子,可謂事業家庭雙豐收,現在不但在移民裡影響力較大,就連在穿越眾裡也有不少知道他的名字。
根叔,根鎮長,這是每天攀枝花鎮都頭都能聽到的兩種不同問候聲,當然還有一些小的則會親切的稱他為鎮長爺爺。
攀枝花鎮長的工作不算忙,也不算累,這個地方除了天氣比較熱點之外最大的難處就是缺水,由於缺水嚴重在設鎮之前這裡是沒有任何人工種植的蔬菜水果之類的,一般土著們生活靠的野生的堅果之類。
等到第一批開闊者到達後,這裡其實也並沒有展開蔬菜的種植,直到老根叔上任,修建了眾多的大型地下蓄水設施,鎮裡才逐漸展開了這歷史性的人工種植。
隨著曼城電臺記者的有意報道,老根叔等人成了全國人民的創業開闊新徒弟的楷模,政府幾乎連續報道了一個月關於攀枝花鎮的艱苦創業精神,至於這些事實屬不屬實別人不知道,至少攀枝花鎮的百姓們知道,這裡面半真半假。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老根叔在連續報道下已經成為了聞名於全國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