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得好所以這才鋌而走險一次。”
“原來如此,”鰲拜點了點頭看了眼幾輛馬車的上麻袋,確信無疑,根據他的瞭解,販鹽在大明的確是屬於大罪,只是這人功夫如此了得還要派人多觀察一些時日。
後金雖然擄掠了不少人口錢糧,但畢竟是遊牧漁獵民族並不懂的如何製鹽等手工藝,雖然也有不少漢人工匠但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製造出來的鹽和關內運來細鹽明顯有差異,所以後金人還是喜歡吃那些走失來的。
真正吃那些本地產的鹽的只有漢人奴隸或者是滿族的窮人。
“鹽,”聽到這個鰲拜眼睛一亮這可是好東西,說著就朝麻袋走去,抽出一把小匕首刺破開一個口,隨後用手沾了點到嘴裡,點點頭看似很滿意的樣子。
“這些鹽我要了,你不用直接運到關外,我這就差人給你取錢。”鰲拜吩咐一聲隨後一名手下便跨上了馬朝一個方向飛奔而去。
“如此就謝過鰲兄,不過我等賣完了鹽還是要去一趟關外,聽說後金大汗很是歡迎大明來的商人在盛京做生意,所以我等打算去盛京看一看若是好就買下一個鋪子做些小生意。”
馮自海這些話都是臨時編造出來的,因為他也沒想到會在這遇到鰲拜,所以只能是隨機應變。
馮兄弟要做生意,我到是可以給你帶路,這盛京城我是最熟悉不過的,只是不知道馮兄弟要哪些生意。
“鹽,盛京城缺的我都可以弄到一些。”馮自海這麼說並不像是說大話,從和他交手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有能耐的人,所以鰲拜來了興趣。
馮兄有這般本事,不瞞你,我是大清漢王帳下一名將軍。鰲拜到不隱瞞,其實以他粗魯的性格也隱瞞不住,要不然也不會出現日後被一個孩子給辦了。
“鰲兄是清國將軍,難怪如此勇武,馮某剛剛多有得罪。”馮自海假意拱手道歉,心裡卻是不以為然,你不介紹我也能猜的**不離十。
不知者無罪,馮兄一身本事,若是加入我大清,必定能幹出一番事業。
這是鰲拜的邀請,雖然他是一個粗人,但也深知如何拍領導馬屁,皇太極上位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嗎,不但擴大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
在加上馮自海的確是一名有本事之人,這人上陣殺敵必定勇猛無敵。將來要是立了功勞大汗就會想到這是誰舉薦的。
“鰲將軍,不瞞您,馮某胸無大志,只想做一個販貨郎,眼下大明狼煙四起生意不好做,若是能在大清做一番安穩的生意掙口飯吃就不錯了,並不敢想有什麼其他事業。”
馮自海這是拒絕,說的很明白,自己沒啥野心,鰲拜也不勸,就是說不勉強,但願意和他結交成為朋友,若是以後想要幹一番事業,大可找他。馮自海點點頭表示好隨後在鰲拜的帶領下進入到了後金的統治區。
第184章織網
與鰲拜的相遇結交只是偶然,就連馮自海都沒想過會這麼狗血。
幾輛馬車拉來的細鹽被鰲拜一掃而空,並且給出的價格不低。除去成本近掙兩倍的利潤。
馮自海也是一個會來事的人,別看乾的是特工的活,但做做生意也是有些瞭解的,鰲拜這種大客戶一次性買這麼多鹽肯定不是自己用,說不定是送人或是拉回去在進行轉手,雖然此時的後金滿族官兵們都相對比較富裕。
但俗話的說的好,有錢掙,沒人會嫌多,所以馮自海很是懂事的將鰲拜給的一部分銀子足足有兩百兩之多,送到了他手裡。說是很佩服他的武功,這些錢算是給他打個折扣。
錢雖不多,但馮自海可是說了,以後要在盛京城紮根,如果看到合適的鋪子就準備盤下做買賣,最關鍵的是人家說了這大清安定比大明安定多了,人家就是想在這做生意生活下去。
眼下大清建國初期,汗王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而且馮自海武功如此之高,若是能加入漢軍八旗統領一軍自己也會有舉薦之功,雖然他的身份是個漢人,可是大汗並不討厭漢人啊而且繼位後就開始大力啟用漢人官員。
誰誰鰲拜只是一介武夫沒有腦子,人家也是有自己考慮的,溜鬚拍馬也是會的。
與馮自海一路進入後金的領地之內,馮自海就發現,這裡的確是要比大明陝西河南一代平穩的多,雖然不時走過做小村能看見在地裡幹活的人都是漢人奴隸,但他們的表情卻沒有太多痛苦仇恨的意思。
進入盛京城後,兩人分開道別,鰲拜很是留下了自己的住址,並且告訴了馮自海如果想通了可以去找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