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部分

桓魴碌睦�飯斕樂�小�

阻擋大食進入歐洲的,乃是面積已經極為狹小的東羅馬帝國,後世所謂的拜占庭,倭瑪亞王朝曾經先後兩次在金角灣遭遇夢靨般的慘敗。而若是阿卜杜拉帶著大軍進入西班牙,再翻越比利牛斯山脈向東擴張的話,沒有了東羅馬帝國的阻擋,西歐人很難擋住穆斯林的攻擊。

當然這都是可能的狀況,隨著阿卜杜拉死在了這裡,這些可能的狀況便都不復存在了。

殺死阿卜杜拉,自然不是說為了保住矮子丕平和查理曼,事實上陰冷的歐洲同樣是大軍擴張的目標。殺死阿卜杜拉的根本原因,就是他身上流著的血脈,就是他哈里發的身份。

不過阿卜杜拉一死,勢必會引起一連串的反應。

其實自曼蘇爾死在庫法之後,大食的歷史軌道已經徹底改變,原本該從突尼西亞逃到西班牙的倭瑪亞家族後人拉赫曼,自稱哈里發之後並未渡海去西班牙,而是帶兵到了埃及行省。來和原來的敘利亞總督交戰。雙方在埃及行省打了好幾年了,阿卜杜拉以一敵二,在這邊同樣是不分勝敗。如今阿卜杜拉一死,年輕的拉赫曼的壓力就會減輕。

在原來的歷史上,拉赫曼逃往西班牙建立後倭瑪亞王朝,乃是逼不得已。現在他想做的,自然是恢復倭瑪亞王朝的榮耀。

三大哈里發並立的局面已經結束,年輕的拉赫曼是大食故地上最後的一位哈里發了。他的身後有著皈依胡大的柏柏爾人的支援,突尼西亞和西班牙都是他的領地,如今又佔據了半個埃及。對於馬璘而言,這位年輕的哈里發就是他下一步的目標了。

拉赫曼大概不知道遙遠的伊斯法罕發生了什麼,不過被安西軍當作目標,無疑是一件極為倒黴的事情。事實上當馬璘的目光投向遙遠的埃及時,這個年輕人的命運已經註定。

馬璘對於胡大文明有著最大的惡意。既然從埃及向西到突尼西亞,乃至越過海峽的西班牙都還是大食人的地盤,那麼這一次的遠征就遠未結束。將胡大文明徹底砸爛,意義遠大於佔據大食帝國的土地。

阿卜杜拉自己送上門來,這樣哈里發就少了一個。除掉最後一個哈里發這一件事,已經被馬璘在心裡提上了日程。

打掃戰場,處理屍體,又花費了不少時間。兩萬敘利亞軍團戰士埋骨於此。這裡的青草一定會更加的茂盛。

阿巴斯和曼蘇爾的叔叔,哈里發阿卜杜拉。屍體亦是被扔進了一個亂葬坑中,和其他的敘利亞軍團戰士沒有任何區別。

這一次的戰利品並不多,敘利亞軍團戰士的戰馬也是好馬,大部分都被射死了,安西軍最後得到的不到五千匹,一半以上都有不輕的傷勢。已經沒法供騎乘之用。

所有的戰馬被健兒們綁在坐騎之後,準備一同帶回伊斯法罕城。受傷的戰馬還可以當做食物,剩餘的一半則是會充當備用坐騎。

大軍離開山谷,浩浩蕩蕩的往伊斯法罕而去。跟隨著大軍之後的,是大量前來觀摩的波斯裔德赫幹們。這些傢伙的震撼神情。馬璘看得清清楚楚,心中亦是極為滿意。

德赫幹們慣於騎牆,不過這一場戰鬥將會給他們留下無比深刻的印象,他們為了自己的家族,自然會拼命向大唐表示忠心,所以當他們回到自己的領地之後,那些阿拉比亞人和葉門人還有不願悔改的馬瓦里們就要倒大黴了。

當然,為了儘快完成這些事情,彌補他們人手的不足,還是會派兵跟他們回去,一方面可以提高殺人的效率,另一方面則是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

回到伊斯法罕之後,安西軍方面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慶祝,這樣的勝利,委實算不得什麼。來到這裡的德赫幹們私下裡開始聚會,談論著白天發生的事情,對於這種行為馬璘也並不禁止。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陸續還有德赫幹們從遠處趕來,向著馬璘表示臣服。馬璘一一接待,令他們留在這裡等待。三天之後,馬璘一道命令發出,所有的德赫幹們都帶著自己的護衛離開了伊斯法罕,往各自的領地而去。

陪同他們一起回去的,是一隊隊的突厥騎兵。這一次要去掃清的地方極廣,新軍人手是不足的,所以馬璘把任務全部交給了突厥雜兵們。這些突厥人弓馬嫻熟,完成這樣的任務不是問題。

而在每一支小規模的突厥騎兵之中,都有新軍派出的作戰參謀作為首領。負責殺人的是突厥人,負責監督的則是他們,一來是監督德赫幹們是否忠心,二來則是約束突厥人不要太過分,掠奪是免不了的,可是既然德赫幹們已經投降了,事情就不好做得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