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唐北征回紇的當口,天子竟然是毫無徵兆的消失了!
……
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三月,天子都會去驪山華清宮居住,這是多年的慣例。群臣們也會去驪山隨駕,廷議亦是在驪山進行。
今年因北征回紇事,天子令群臣不必隨駕驪山。六部官吏依舊在長安城內。全力保障北征之事。國事委以太子李亨和戶部尚書張巡,至於天子自己依舊是和楊妃待在驪山過冬享福。
整個冬天長安城內波瀾不驚,一切皆是井井有條。群臣們忙於處理各路北征大軍的軍需,平素也無人去打攪天子。到了三月,天氣回暖,本該是天子回長安城之時,卻久久沒有聽到訊息。
長安城中漸生議論,不少元老重臣欲要去驪山拜見天子。沒進華清宮都被攔了下來。
一連半月都是如此,各方勢力都在透過各種渠道打探訊息。李璟的門客後來花費巨大代價,得到的一些絕密的訊息。
太子李亨親自去華清宮朝見天子,楊妃攔著不肯讓見,戶部尚書張巡震怒,提劍手刃宮娥數人,逼得楊妃差點兒尋了短見,硬闖入宮之後,發覺天子竟然不在華清宮中!
太子逼問楊妃,楊妃說天子和高力士已經離開長安數月。具體行蹤她也不知。一時之間宮闕震動,人心惶然。
這封信是事情發生後幾天內寫來的。長安到平盧路途遙遠,這封信送到平盧後又從平盧送到這裡,路上足足花費了三個多月的時間。
如今長安城內不知道是什麼狀況,不過據信上所說,寫信之時朝廷重臣之中不少人已有擁戴太子李亨為帝,尊天子為太上皇的議論,說是唯有如此才能穩定人心,然後再設法尋找天子的下落。太子李亨卻是拒絕了這個提議,只是秘密調動各方力量尋找天子。
這是三個多月之前的事情了,如今長安城內是什麼局面,李璟並不清楚。各路唐軍入了回紇,這時天子卻不見了,長安城裡不亂才怪。
若是此時李亨已經為帝……
李璟搖了搖頭,發生這樣的大事,他卻不能參與其中,當真是一大遺憾。
邊境血戰殺敵再多,也比不上擁立之功。安西軍百年來名將輩出威震西陲,人們記住的卻是那些在幾次玄武門之變中獲勝的將軍,以邊將而入朝拜相者不過區區數人而已。
若天子已經易人,對他而言絕非是一件好事。新君登基,想要穩定權力,自然是要清理異己。他這些年來心高氣傲,從未有過交通太子的打算,如今又是手握重兵,必然是要成為新君的眼中釘肉中刺。
同樣地位尷尬的還有馬璘,之前他還在嫉妒馬璘權柄太重,想不到這麼會兒功夫就是同病相憐了。
天子稱他為“我家英物”,對他極為欣賞,新君卻絕不可能如此。章懷太子後人的身份,本身就是極為敏感,不適合外放為將的,而他不過二十出頭,剛嚐到權柄在手的好處,哪裡又願意輕易放棄!
遼東遼西乃是他的根基,自書信從長安發出已有三個多月時間過去,不知道會不會發生什麼變故。李璟坐在馬背之上,看著視野中滿目的綠色,心中無比煩躁。
……
同一時間,磧西,庭州。
大唐天子李隆基猛然一掀桌子,滿桌的珍饈佳餚跌落地上,化作一團狼藉。幾個負責服侍的突厥少女嚇得面無人色,一個個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李隆基站起身來,一腳把一個突厥少女踹翻在地上,大聲的喝罵著。那突厥少女痛得流出了眼淚,蜷縮在地上不敢說話。
李隆基罵了許久,罵得自己也累了,擺了擺手示意突厥少女們清理一下,重重地坐回了椅子之中。
被這群殺才們困在這裡已經很久了,他已經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
麗競門的好手們想要逃出去傳遞訊息,卻都死在元戎弩密集的攢射之下。就連最為忠心的高力士,亦是沒能逃出去,被那些狠心的殺才們射死了。
跟著他來到庭州的人,已經一個都沒有了。這些殺才們安排來服侍他的突厥少女,根本就聽不懂中原官話,他又不會突厥話,就算是發脾氣,她們也不知道他說的什麼。
第三百二十四章山雨欲來
被困在這裡這麼久,那些殺才們倒沒敢為難他,不過卻是不讓他出這座宅院一步。最初之時,他還以為那些殺才們想要他的命,著實緊張了一番,後來才慢慢地放下心來。
身為大唐天子,掌天下權柄四十餘年,李隆基從來沒想到過會有這麼一天。堂堂一國之君,竟然是被困在這邊陲小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