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6部分

不要學德國那樣,也把民間的黃金收集起來……”

文德嗣搖搖頭,說道:“這個卻是不用,我國的情況與歐美不同,民間黃金擁有量是很少的。再說我們的黃金儲備已經足以維持自身需要,就算需要更多的,也沒有必要從民間搜刮。”

別看中國的黃金產量在世界範圍內比起來絕不算少,但是直到20世紀後期,中國民間的黃金都一直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很少。原時空的歷史上,凱申物流公司在跑路去臺灣的時候,在最富庶的江南一帶大肆搜刮黃金,颳得天高三尺,連妹子們的首飾都不放過,也只搜刮到60多噸黃金。

而這個時期的中國民間,黃金擁有量絕對不會比這多到哪裡去,畢竟中國從建國以來就嚴格控制了黃金的兌換。而且那些以前持有很多黃金的權貴土豪們,大多數都是科社黨的敵人,他們早就在革命中被清洗一空了。現在中國民間在建國後發家起來的新貴們,也沒有什麼積蓄黃金的機會。而且,還有一個文化傳統問題,中國曆來是重視玉石,新貴們有了錢之後裝逼,都是去買各種玉石,黃金鮮有人問津。最後就是宣傳問題,現在民間都知道國家需要黃金儲備,科社黨政府的威望又搞,很多有黃金的民眾都會自覺把自己的金條金磚什麼的,拿到銀行去兌換人民幣。那些有錢的新貴在國外賺到了黃金之後,回來也會大部分送到銀行兌換成紙幣。

按照有關部門的估算,現在中國民間的黃金,除了流通的金幣之外,最多不會超過200噸,這還是算上了各種首飾、文物、工藝品等等。這點兒黃金對於中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也起不到什麼大的作用。搞得不好,收集起來的成?花費都不止這個數